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院校传真 老槐树下的“教育之根”越扎越深 共同守护孩子们的金色童年 图片新闻 一场“守护和见证新生”的生命教育 寿光市圣城小学  “三维”模式探索“党建+育人”融合路径 济南市工业学校  课堂直通田间, “真项目”锻造硬本领 枣庄市薛城区临山小学  传统“拓印”技艺进校园 蒙阴第二实验小学富民校区 开展趣味草坪故事会  沉浸式国防教育点燃青春热血

第3版:院校传真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院校传真
03

淄博市张店区第八中学

沉浸式国防教育点燃青春热血

□ 张凯 王建军 邢鹏鹏

“信念不是口号,是刻进骨子里的 DNA。”近日,在淄博市张店八中初二(8)班的国防教育课堂上,淄博市教育局思政科科长张新明充满激情的话语冲击着学生的心灵。他结合自己20多年军旅生涯的鲜活案例,通过迫击炮、榴弹炮等装备实物模型演示,生动讲述了英雄事迹,将抽象的爱国情怀具象化为可触可感的国防知识。

“过去,先辈用枪炮、信念和忠诚守护山河;未来属于你们,就看你们怎样用知识铸就新的长城!”这句饱含期许的叮嘱,如重锤般敲打着学生的心扉。少先队员刘献元在笔记本扉页上写道:“今天这堂课让我的心彻底沸腾了!中国必强!”这句心声印证了教育从情感共鸣到价值认同的升华。

多维融合:构建立体化国防教育矩阵

据了解,该校近期开展了一系列主题队日活动,以“牢记党的教导,争做强国少年”为主题,以“历史记忆+科技认知”双轨并行的模式,构建起“多维融合”国防教育体系。活动围绕国防教育核心,开展四大主题教育,从“国防的主要含义”到“基本的国防情况”,从“国防的发展历程”到“现代化国防建设”,层层递进深化学生的认知。同时,学校融合历史、语文、美术、音乐等学科,将烽火岁月的历史故事、诗词中的家国情怀、军旅主题的艺术创作、激昂奋进的军歌旋律等元素融入课堂,让国防教育从单一的说教转化为立体的知识浸润,引导少先队员理解国防不仅仅是“钢铁长城”,更是“知识长城”。

在系列主题活动中,少先队员用歌声向军人致敬。在歌曲《祖国不会忘记》的合唱现场,队员们身姿挺拔如青松;在观看《国歌的诞生》《南京路上好八连》等视频时,不少队员边记录边流泪;在融合地理、美术元素的国防手抄报比赛中,诞生了《人民防空知识图谱》《历史战役时间轴》等100余幅佳作,让国防知识“从课堂走向笔尖”。

军地协同:让英雄故事走进现实

“这枚维和勋章,见证着中国军人在异国他乡守护和平的日日夜夜。”驻地部队军人沈剑展示的军功章,让少先队员们发出阵阵惊叹声。学校创新引入“军人导师制”,邀请退役军人、军事爱好者走进校园,以“亲历者说”打破说教式教育。张新明结合国际热点时事,现场对比迫击炮与榴弹炮的战术应用;“军事小达人”李昊阳自制PPT,详细讲解99A主战坦克的火控系统,引发台下“硬核”提问:“主动防护系统如何应对攻顶导弹?”

这种真人实景的互动课堂,让国防教育从抽象概念变为可触摸的真实体验。“当听到维和战士在枪林弹雨中搭建‘生命通道’时,我突然明白‘岁月静好’背后是有人用生命在守护。”刘献元在笔记中动情地写道。

知行合一:行走的课堂筑牢国防之基

“这是89122毫米火箭炮模型,曾在国庆阅兵中接受检阅……” 在淄博市人民防空展馆,少先队员在军事装备模型前久久驻足。

近年来,学校精心打造“行走的思政课”,组织少先队员走进淄博历史博物馆、淄博人防馆等红色场馆开展实地研学,学习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淄博人民奋斗的历史、人民防空的发展历程和建设成就等,使学生对人民防空的具体工作有了更直观、更深入的认识。

“军事小达人开讲啦”活动更是风靡校园,深受学生欢迎。在活动中,少先队员王雨桐制作的《航母编队作战体系》动画视频在校园公众号点击量破千;陈宇轩演示的《我国现役导弹家族》课件让大家大开眼界。这些“少年军事迷”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在校园内掀起学习国防知识的热潮。

“当你们聆听国防知识时,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在这里,我看到了一颗颗爱国的种子在悄然生长。国防意识的增强,不是一时的热血,而是一生的责任;爱国情怀的培养,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行动的力量。愿你们将这份意识化作奋斗的动力,让爱国之情融入日常点滴,在未来的道路上,以知识为铠甲,以理想为旗帜,成为守护祖国山河、推动民族复兴的栋梁之材!”学校负责人意味深长地叮嘱少先队员们。

DNA 里的信念”到“知识筑就的长城”,张店八中的国防教育实践正是新时代少年用行动诠释“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生动注脚。我们有理由相信:祖国的明天,必将由这群“知国防、爱国防、强国防”的新时代接班人守护得更加坚实。

录入: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