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绣花功”护好“托班宝宝”
在国家和省、市支持开设托班的背景下,五莲县滨河路幼儿园提前考虑师资、环境、游戏、生活等全方面问题,从细微之处下手 ——
馒头小巧玲珑,海带用菜馅机打碎,炒菜用小锅……目前,五莲县滨河路幼儿园有20名幼儿的饮食享受到了“特殊”服务。他们都是今年春天入园的不满3周岁幼儿,是该园招收的首批“托班宝宝”。
“以前,幼儿园的‘保教’服务包括生活服务、活动环境和游戏内容等,都是基于3—6周岁幼儿年龄段的特点来打造和实施的。”该园党支部书记、园长杨桂霞说,“开设了托班,有了‘托班宝宝’之后,保教内容必然要及时进行调整。”为此,该园自去年下半年开始,从师资等方面通盘考虑,从细微之处下手,用“绣花功”全方位做好托幼服务。
“当时,园长让我担任托班班主任,我心里真的一点底儿都没有。一是我对3周岁以下孩子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不了解,二是还没取得托班岗位的资格证书。”青年教师李琳说。为此,幼儿园及时让李琳和另一名青年教师房晗一起参加教育和卫健部门组织的相关业务知识培训,加强专业学习。就这样,两人双双考取了“婴幼儿发展引导员证”,取得了托班教师相应的任职资格证书。
在解决师资问题的同时,幼儿园基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同步进行环境创设改造,将托班幼儿的活动室分成两个区域,即“游戏区”和“生活区”。“游戏区”参照儿童早期教育发展中心的做法进行软装,方便幼儿在上面安全地进行游戏活动。“生活区”则对水龙头等生活设施进行相应改造。幼儿园还配备了温水系统,让“托班宝宝”在一年四季都能用温水洗手、洗脸。
在游戏内容上,幼儿园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提供充足的软体积木等。与小班幼儿使用的积木相比,软体积木块头更大、质地更软,更容易引发“托班宝宝”的关注,能够确保他们在安全的环境中游戏和成长。
为了让“托班宝宝”吃得安全、卫生,幼儿园在饮食上下足了功夫。在面食制作上,运用多种蔬菜汁制作小巧、精美、软和的馒头,经常制作水饺、面条、馅饼、火烧以及小点心、小蛋糕等;在蔬菜炒制上,切得更细、更小,炒得更熟、更烂,并用小锅炒制;在水果提供上,根据不同种类,或剥皮,或去核,或切小块等。
“原先,我感到‘托班宝宝’呵护起来更麻烦,照顾起来更烦琐,工作责任心更大;当了一学期的托班班主任后,我感到他们的情感更丰富,也更可爱。”李琳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