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哨”而动 守护成长
——淄博市临淄一中打造“警校同步”育人新范式
清晨7点30分,淄博市临淄区第一中学校门外,身着统一标识的“闻‘哨’义警”联盟的师生早已就位。他们熟练地疏导人流和车流,目光敏锐地扫视四周。这不是普通的保安执勤,而是一个融合公安部门、学校、社会力量的创新守护网络。作为临淄一中家校社协同育人品牌的关键一环,“闻‘哨’义警”联盟正为校园安全构筑起坚实的“防护盾”。
创新联动:从单点守护到共建生态圈
该校突破传统校园安全“校方独撑”或“警方单防”的局限,联合临淄公安分局闻韶派出所、街道办、专业救援队、公益组织及心理机构,组建“闻‘哨’义警”联盟。
联盟的命名独具匠心:“闻哨”既根植于“闻韶”地域文化,又蕴含“校园吹哨、义警报到”的迅捷响应内核。联盟驿站设在临淄一中一处面积140余平方米的校舍里,集办公、培训、调度于一体,支撑“驻点服务+动态巡逻”双轨运行,显著提升应急反应速度。
联盟明确以“校园安全与学生健康成长”为核心,区别于职能宽泛的普通义警。派出所统筹协调,救援队提供专业应急技能,公益组织输送志愿服务力量,学校精准对接师生需求,专业心理团队护航心理健康,形成分工明确、优势互补的“校园安全共建生态圈”。
“这一模式有效弥合了各主体间的缝隙,将分散力量拧成一股绳,为校园打造出立体化、无死角的防护网络。”闻韶街道派出所所长闫海军说。
核心实践:全链条守护成长的“安全闭环”
“在转账成功的瞬间,你的游戏账号就被拉黑了。”“你看到的奶茶店同款包装,可能就是隐藏的毒品。”……暑假前,学校依托“闻‘哨’义警”联盟驿站,分级部举办了针对全体师生及家长的“反诈禁毒”专题讲座,构筑“学生—家庭”双重宣传堡垒。
“闻‘哨’义警”的功能远不止于站岗巡逻。联合救援队开展校园周边巡查,清查违规商铺、网吧,排查消防、交通等安全隐患,打造校门外200米“安全缓冲区”。对存在行为偏差的学生,联动心理教师、公益组织,通过谈心、兴趣转移、家访沟通进行早期干预。对校园矛盾、家校冲突,采用“义警+教师+家长”三方会谈模式,力求在校内化解,避免矛盾升级伤及未成年人。
此外,联盟还招募学生志愿者,培训应急疏散与自救技能,参与课间秩序维护、设施安全检查,在实践中提升他们的自主管理能力。“我现在已经掌握了心肺复苏技能,还获得了一张证书呢!”初三(2)班学生闫昱辰说。
“联盟构建了一套覆盖预防、干预、教育、服务的全链条守护体系,做到了全方位护航学生成长。”临淄一中校长冯晓朋说。
价值延伸:从校园安全到社会治理的“微样本”
“闻‘哨’义警”联盟的意义,早已超越校园围墙,成为创新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
据闫海军介绍,联盟通过驿站实体化运作,实现了风险“预防—处置—教育—修复”的闭环管理,尤其在未成年人保护领域,将治安防控与心理干预、成长引导深度结合,是新时代“枫桥经验”在校园里的鲜活落地。
在“闻‘哨’义警”联盟驿站,民警、救援队员、公益人士化身“校外辅导员”,以真实案例替代枯燥说教。学生在参与巡逻、宣传的过程中,亲身体验规则的力量与责任的分量,法治信仰与社会责任感在他们的心中萌芽,法治教育“活”了起来。
此外,联盟工作深度融入校级家长委员会框架,有效引导家长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乃至“贡献者”,织就了一张更密实、更广泛的社会化安全守护网络。
“闻‘哨’义警”联盟以校园为原点,开启了“政府引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它不仅仅是孩子们安心求学的‘防护盾’,更是连接校园与社会的‘安全纽带’。我们在校园里播下平安与责任的种子,静待成荫。”临淄一中党总支书记王桂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