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职业教育 威海市卫生学校助教师职业生涯一路花开 大师云集,窑火传薪 ,融窑柴烧创作营“燃”爆岛城 “职兴百县”——山东省职业教育  服务县域经济走进龙口活动举办 创新学业预警机制 织就学风建设“防护网”  建设创新型职业院校 培育担当时代重任的“新职人”

第4版:职业教育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职业教育
04

青岛西海岸新区职业中专

大师云集,窑火传薪 ,融窑柴烧创作营“燃”爆岛城

□ 通讯员 王芳

这个夏天,青岛西海岸新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陶窑工坊内窑火不熄、匠心涌动,2025中国(青岛)融窑柴烧创作营在这里火热开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第十三届、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特等奖获得者王一君;全国技术能手,国家级技能大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首届中华十大绝技获得者,正高级工艺美术师,景德镇市陶瓷技师学院教授占绍林;山东轻工职业学院副教授、山东省陶瓷艺术大师曲冰等10位国内外制陶大师齐聚校园,以柴窑为媒,以泥土为言,开启了一场传统技艺与现代教育碰撞的盛宴。

本次创作营以“传承·融合·创新”为主题,学校依托健康文旅部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的陶窑工坊,特邀业界顶尖大师现场创作。从揉泥塑形到柴窑烧制,大师们手把手示范,将千年柴烧技艺的精髓倾囊相授。

活动现场,“融窑”正式挂牌,占绍林工作室和曲冰工作室落户学校,为专业建设注入“硬核”资源。师生们近距离观摩大师创作,学习柴烧火候把控、釉色变化等核心技艺,直呼:“这才是真正的‘干货’课堂!”

柴烧之美,在于“入窑一色,出窑万彩”。大师与师生共同完成拉坯、施釉、装窑、烧制全流程。窑温攀升至1300℃的瞬间,不仅是陶土的蜕变,而且是职业教育匠心的升华。

“柴烧是人与自然的对话,而职业教育是技艺与人才的共融。”占绍林表示,此次创作营不仅仅是一次技艺展示,更希望通过“大师工作室”的常态化运作,助力学校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让传统工艺在课堂上“活”起来。

据介绍,青岛西海岸新区职业中专推动“专业+非遗+产业”深度融合,以大师引领专业升级,将柴烧技艺融入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课程,拓展茶器制作、文创设计等方向,形成“茶叶种植—茶叶加工—茶叶审评—茶器制作—茶品销售—茶文化推广”的完整教学链。依托大师工作室实施“三阶培养”,骨干教师参与创作营全流程实操,青年教师结对掌握核心技艺,专业群教师开展跨学科教研,实现师资队伍技艺水平与教学能力的双重跃升。学校以刚刚获批成立的“青岛西海岸新区融弘茶业文化研究院”为基地,将联合企业开发非遗文创产品,打造产教融合新范式,打通学生就业新路径。

一窑火焰,万般匠心。这个融窑柴烧创作营不仅仅是泥土与烈火的狂欢,更是职业教育与传统工艺的“双向奔赴”。青岛西海岸新区职业中专将以大师为帆,以技艺为桨,在传承与创新的航道上破浪前行。

录入: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