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可以光芒四射
每个人的成长都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向上的过程。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我们或许会沮丧、会迷茫,但只要找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恰当精准的引导,以己之力,点亮学生心中的蜡烛,一定能让他积蓄力量,长久地发光、发亮。记得有人说过,种下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10年前,其次是现在。一名叫小雨的学生让我明白了这句话中的哲理并牢记于心。
记得那是暑假过后的开学季,我看着新分到自己班的学生。他们带着陌生、质疑却又蕴含期待与渴求的神情,他们是在熟悉和期待新的校园、新的教师和新的同学能够让他们心生欢喜。这目光让我干劲儿十足,我决心带好这些刚转校而来的新生,迎接他们的挑战,让他们信服我这个新教师。于是,第一节语文课,我以阅读为指引,让学生摘抄优美语句,以此来检验他们的语文学习基础和语文能力。学生的书写并不尽如人意,有的书写凌乱如草,有的字简直是一会儿上天,一会儿入地。我不禁在心中暗暗叫苦,就这样的书写水平,和其他班级的学生相比,都是“马尾拴豆腐——提不起来”。我深深地叹了口气,心里暗暗筹划着就从语文基本功开始为他们补课。突然,坐在最后一排的一名学生的书写让我眼前一亮。该生的书写很好,看来他的基本功不错,应该是个可以培养的好苗子。就这样,我记住了他——一名叫小雨的学生。
后来,每次上语文课,我都会主动提问他,鼓励他大胆回答问题,积极思考。可是他的表现却不给力,不是低头不语,就是胡言乱语。我在课堂上讲解课文知识点,他不会抬头看老师、黑板,而是安安静静地坐在座位上。我布置的作业,他心情好时就做一点,心情不好,绝对不会完成。询问他时,他也总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就好像课堂、学习都与自己无关。就这样,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他逐渐成为班级里的“小透明”,没有学生愿意与他一起玩耍,没有人愿意与他交流。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也是无可奈何,在心中刚刚建立起来的好感瞬间消失。
交际是学生最基础的能力体现。一个人的性格可以内向,但必须具备与人交流互动的能力。如何激发小雨的求知欲、好奇心、参与热情,让他积极主动进入知识探究状态,提升交际能力,快速融入新的班集体,融入新的学习生活中?我需要重新思考和实践。于是,我尝试通过谈话的方式与他沟通交流。我经常将小雨喊到办公室,耐心询问他对老师的课堂有什么感受和建议,他回答“没有”;问他与同学的关系怎么样,他说“还行”;问他有没有玩得比较好的朋友,他说“没有”;我鼓励他要好好学习,他说“知道了”。无论什么样的话语,在他那里全都石沉大海。他总是表面答应,回应我的只有“嗯”“对”“好”“知道”,似乎他的语言一字值千金。他的表现让我手足无措,我最初的尝试以失败告终,虽心有不甘但无可奈何。我也曾想过:要不然就算了吧,别徒增烦恼了,让其“自由成长”吧!可是每次看他离开办公室,望着他孤单落寞的身影,我在失望之余,总是不甘心就这样放弃。因为教师的一次放弃,对学生的影响会是终身的。每名学生都要在人生之路上学会与人沟通交流,这样,他们才能在社会上立于不败之地。语文教师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能力,培养他们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之形成健全的人格,提升他们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如果我放弃了他,又有谁能帮助他?我觉得应该改变策略,再努力做点什么。可是,我又该怎么做呢?
第二次的尝试开始了。这一次,我没有急着与小雨接触,也没有唠唠叨叨说个没完,因为我深知语言的力量既强大又微小。无法触动学生情感的语言,注定是没有灵魂的。这一次,我暗中观察,关注他的一举一动。通过观察,我发现,小雨平时虽然不言不语,可他每天都会抽出大量时间练字。他细细琢磨每一笔每一画,完全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看着他认真的样子,我忽然感觉不妨从他感兴趣的练字这个角度着手展开突破,给他带来启发和鼓励。能点醒一名学生的,从来都不是说教,而是要找到他们的兴趣点,让其在实践参与中获得快乐。
在一节语文课上,我将学校会在一个月后举办书写比赛的消息告诉了学生,并鼓励他们积极参加。经过班级之间的竞赛,学校会选出前三名作为“书法小达人”,成为学校“书法代言人”。为了进行有效选择,确保比赛的公平公正,班级内会先进行选拔,然后每个班级推选5名学生代表班级参加比赛。学生欢呼雀跃,而我从小雨的脸上看到了一抹光亮,但又很快黯淡下去。我知道,他一定是觉得自己学习成绩不突出,肯定比不过其他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班级内书写比赛结束后,我与他进行了一次深度交流。我从自身专业角度出发,对他的书法作品进行了打分,并针对他的书写短板给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他惊讶地看着我:“老师,我的书写真的有这么好吗?”“当然。不然,你来当一次评委?”我拿出已经挑选过一次的书法作品,放在了他的面前。评选过程中,他眼中的光再次亮起。发现了自身的闪光点后,小雨不再怯懦,愿意主动参与到语文学习的各项活动中。后来,经过层层筛选,小雨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学校书写比赛中获得了第三名,成为学校“书法代言人”。从此以后,他的眼神时常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浑身也充满温暖与力量。他,终于变了!
学生犹如一颗种子,谁都不知道会长成什么样子,可能会长成参天大树,可能会成为一株小草,也可能成为一朵艳丽无比的花朵,但无论如何,他们都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个体。教师要成为真正的伯乐,发现每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将其放大,让其焕发出无穷的光芒。是的,让花成花,让树成树,应该是每名教师的职责。
(作者单位系滕州市东沙河街道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