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育杂谈 数学学习是个有趣的过程 新闻漫画 培养学生运动能力是体育教学的重点 假期作业应是学生自主成长“测试卷” 班级管理迎来AI时代 游戏教学不妨多点原生态

第6版:教育杂谈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育杂谈
06
【直 言】

游戏教学不妨多点原生态

□ 娄壮

教学实践中,幼儿游戏设置需要考量的因素很多,其中原生态是较为关键的一点。所谓原生态指在游戏教学中给幼儿提供最真实的学习因素,激活幼儿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在原生态视角的指导下,通过拓展教学设计维度,能真正彰显因材施教原则。教师可以在原生态视角指导下,从学习环境设置、学习材料筛选、活动形式设计等方面着手,提升学习活动的针对性、趣味性。教师通过为幼儿提供真实而富有趣味性的学习材料,利用多重诱导方式激发幼儿学习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体价值,从而为幼儿提供良好的成长契机。

布设原生态的学习环境。学习环境设置是幼儿游戏成功的关键。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根据游戏特点和幼儿心理发展特点布设原生态学习环境。首先,要从幼儿的年龄特征着手考虑。在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学习需求和对游戏的敏感度是不同的,教师要展开民意调查,获得更加有效的信息。其次,场地因素也是教师需要考虑的。在选择场地时,要尽量让幼儿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将原生态的事物呈现在幼儿面前。当活动场地与游戏内容相匹配时,教学活动的效果也会大幅提升。如教学《传帽游戏舞》一课时,这节游戏课程本来是可以在室内完成的,但教师从各个方面考量,天气晴好、空气清新,幼儿也非常乐意到室外去,且这个游戏虽然在室外完成,但大部分幼儿的活动区域相对较小,能够确保他们安全。这种情况下,教师临时决定将学习的主阵地改在室外。幼儿欢呼雀跃,纷纷跑向室外。在原生态的自然环境中,幼儿的兴趣得到激发和鼓励,最大限度创造和展现自己的舞姿,游戏活动质量也能得到保障。

投放原生态的学习材料。设置游戏活动时,学习材料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在教学活动开始前,教师要正确选择游戏材料和器材。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学习材料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为教学活动设计提供了多元化选择。这固然是一种好现象,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原始、简单的学习材料。教师可以从教学需求出发,准备多种游戏材料,尤其是原生态的东西,适时投放,这对激发幼儿思维活跃度是不可估量的。如进行幼儿游戏“送迷路的小动物回家”时,教师首先为幼儿提供画笔、纸张等物品,让幼儿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这个任务对幼儿来说是简单的,他们很快就完成了。接着,教师提供毛线、布条等东西,让幼儿为小动物设计回家路线。幼儿根据教师给出的学习思路设计,课堂氛围异常活跃。教师在本课教学中进行学习材料选择时,没有一味追求新颖、丰富,而是从实用性角度出发,选择了最简单、最原始的材料满足了幼儿的学习需求,使之成为智慧课堂的潜在“助推器”。

强化原生态的活动形式。幼儿思维活跃度较高,对游戏有自己独特的认知。针对幼儿成长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教师要创优活动形式,将传统游戏融进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在汲取传统游戏精髓的基础上,不断融入现代教学因子,将原汁原味的游戏展示在幼儿面前,给他们提供最优化的学习平台。如,游戏“两人三足”主要锻炼幼儿的协调能力和协作能力。为此,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设计了一个热身运动:幼儿4人一组,将胳膊绑在一起,快速移动到对面的木桩。热身活动难度系数不大,且具有一定的竞争性,幼儿自由组合,幼儿参与游戏的情绪高涨。在幼儿身体机能得到启动后,教师增加游戏难度,两人一组,用皮筋绑住腿,然后放置平衡凳,幼儿在趣味化的竞争游戏中生成综合能力,运动的价值度和魅力值得到最大限度彰显。最后,幼儿坐在地上,相互捶腿捶背,进行放松活动。一开始,幼儿之间缺乏默契,他们不知道如何相互配合。但在相互磨合中,他们很快掌握了运动规律。教师将原始的“绑胳膊跑”游戏融入其中,为“两人三足”游戏的顺利开展做好了铺垫。如此的原生态教学,深受幼儿的欢迎。

(作者单位系齐河县潘店镇中心幼儿园)

录入: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