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职业教育 烟台职业学院:“五链”贯通推进产教融合向更深处挺进 王婧:匠心梦想的点灯人 从“不敢触碰”到“主动创造”——一堂中职优质课的破局之路

第4版:职业教育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职业教育
04
【产教融合看山东】

烟台职业学院:“五链”贯通推进产教融合向更深处挺进

□ 廉德忠 宫珮珊

从教育链到价值链,从课堂到车间,烟台职业学院把专业建在产业链上,把课堂搬进产业园里,以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价值链“五链融合”打通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与区域经济需求之间的“最后一公里”,打造了职业教育服务地方发展的产教融合新生态。

强化教育链,精准对接产业需求

日前,烟台职业学院推荐的涵盖装备制造、电子与信息、交通运输等8个专业大类的20门课程,获批全国高等职业学校第三批专创融合“金课”立项建设,立项数量位于全国前列。

“学校紧盯行业、产业发展需求,做大做强教育链,让学生不仅能掌握专业知识,还能提升解决实际问题、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烟台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陈新姿介绍,20门课程精准对接山东省“十强”产业及烟台市16条重点产业链,为做强教育链、服务区域发展提供了融合创新的前提和条件。

同时,学校聚焦烟台及周边县域千亿级产业体系,建立了“预警—调整—评估”机制,确立了以一个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为引领、8个省级品牌专业群为主体、多个特色专业为补充的“1+8+N”专业发展格局,实现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有效对接,助力学生实现“入学即入职、毕业即就业”。目前开设的49个专业,100%匹配区域新兴产业方向,形成了“办学围绕需求转,教学跟着产业走”的发展新格局。

服务产业链,深度融合校地企资源

在裕龙岛、道恩、南山铝业等龙口重点企业,活跃着烟台职业学院的120余名毕业生 ,他们成为校地企一体化发展的有生力量。

该校创新构建“区域联动+平台赋能”服务产业发展新格局,牵头成立了烟台黄渤海新区、烟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两个首批省级立项产教联合体,为区域产业升级提供了强大的人力与技术支撑。深化与行业、龙头企业合作,牵头成立了智能协作机器人、高端海洋油气装备等4个全国性产教融合共同体和2个省级、7个市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吸引了2000余家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等单位加入,为学校的高质量产教融合提供了坚强保障。

同时,与万华化学、东方电子、比亚迪、中集来福士等行业龙头企业共建14所产业学院,采用“双主体订单式”培养模式,企业工程师深度参与课程开发、教学实施与考核评价。以万华产业学院为例,毕业生首年平均年薪达13万元,实现了高薪高质量就业。

畅通人才链,完善高质量供给体系

“在学校和社会这两个平台上,每个人都是主角,路就在自己的脚下。”现任绿地集团山东置业有限公司机电项目经理的该校电气工程系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毕业生朱绍伟说,“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进步。”据统计,烟台职业学院每年有6000多名毕业生走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其中有近三成留在烟台就业创业,为烟台跨入万亿级城市贡献了青春力量。

“烟台职业学院与烟台各县(市、区)有良好的合作基础。”烟台职业学院副校长邵侠介绍,学校与各县(市、区)合作企业实施精准化订单培养,将企业核心技术标准嵌入教学,2024年订单率达90%,提升了学生的精准就业水平。学生总体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8%以上,学校荣获“全省高校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同时,学校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练,建立了“四梯次全覆盖”技能竞赛体系,师生累计获得国家级技能大赛奖项近200项。近3年,236名毕业生获国家级奖励,494名获省级奖励,12人获市级荣誉称号。

深化创新链,强化技术研发服务能力

“上半年技术服务及转化额达5801万元,同比倍增;基于食疗的慢性病防控服务平台研发产品90个,助企业创收上亿元。”陈新姿介绍,学校置身于地方经济区域发展主战场,技术研发服务链条进一步拉长。

该校实施博士“领衔工程”,141名博士、18个博士科研团队,4个国家级、13个省级科技创新中心,主动融入科技研发服务,开展“百名科技人才进百企活动”,为行业企业破解技术难题。今年,已达成校企合作协议600余个,立项国家级课题10项,获得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6项。

同时,该校依托强大的博士科研团队和平台,加强与县域企业的科研合作,在联合申报更高层次项目上取得了创新突破。

优化价值链,拓展做优社会服务

烟台职业学院不断优化价值链,拓展社会服务的新领域。

在科技研发方面,学校与德瑞精密机械、科诺尔玻璃、道恩集团、亨嘉智能装备等企业的合作项目稳步推进,“山东省一企一技术研究中心”“生物基功能高分子材料开发烟台市工程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获批揭牌,为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校企融合创新搭建起平台。

在社会培训方面,根据丛林集团、中宇机械等企业需求,开展了360多个培训项目。2024年,培训社会人员超12万人次,社会服务到款额超7500万元。学校积极推动“技能培训+学历提升”“社区教育+老年教育”一体化发展,与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开发服务乡村振兴项目,收到良好社会效益。同时,每年开展中小学职业启蒙教育超1万人次,有效履行了职业院校“训育并举”的职责和使命。学校探索建立了“校园小工匠—后备工匠—市级工匠—齐鲁工匠—大国工匠”五级工匠培育体系,获批省级工匠学院,组建了烟台市工匠孵化联盟,为烟台市“大国工匠”队伍不断壮大培植了良田沃土。

这一连串主动作为像珍珠一样,构建起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的价值链,成就了“山东省乡村振兴示范性职业院校”的信誉和荣光。

(图片提供:烟台职业学院)

烟台职业学院比亚迪产业学院成立

汽车专业学生实训

智能控制系专业课堂

电气自动化专业学生实训

录入: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