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师节特刊·纵览 凝聚“强师兴教”的蓬勃力量 好老师的模样 从“高原”攀向“高峰” 图片新闻 以教育家精神锻造新时代教师铁军

第3版:教师节特刊·纵览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师节特刊·纵览
03
【杏坛新语】

好老师的模样

□ 邵瑜

9月10日,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发布2025年“最美教师”名单,我省青岛西海岸新区第一幼儿园副园长、正高级教师邵瑜名列其中。她以31年的从教坚守,诠释了“自然天放·尽性成德”的绿色教育真谛,用爱与智慧守护童年本真。而当我们将目光从这份崇高的荣誉移开,回归到日常的教室与孩子中时,不禁要问:“抛开一切光环,在孩子清澈的眼睛里,好老师究竟该是什么模样?”或许,邵瑜老师笔下那个关于“秘密加餐”的温暖故事,以及其中蕴含的教育智慧,能为我们提供一个质朴而深刻的答案。

今天是91日,经过了一个暑假,孩子们像归巢的小鸟儿,欢快地回到了幼儿园,又有一批新的小朋友开启了一周的入园适应活动。看着小班小朋友那稚嫩的小脸儿,以及好奇、探索的目光,我想起两个月前即将毕业的大班小朋友站在舞台上宣布自己理想时自信阳光的样子。我想,这些小班孩子们三年后也会是那样的吧!

每年,我们都会带着不舍与眷恋送走一批孩子,也会带着期待与希望迎来一批。循环往复中,我们在不断地修正着自己的教育理念,优化着教学课程。但毋庸置疑,对孩子们影响最大的一定是老师。

那么,在孩子们心中,什么样的才是好老师呢?

我想到了一件事情:年前,有一位教授来幼儿园指导。谈到幼儿教育及幼儿园老师的重要性时,他讲了一个自己小时候的故事,让我深受触动。

他说,他们这一代人上幼儿园时,每天是吃不饱的。有一天,他的老师神秘地跟他说:“我带你偷偷去厨房吃点东西吧!不要告诉其他小朋友,我只带你一个人去。”他非常激动,跟着老师去厨房吃了很多好吃的,至于吃了什么,他都忘记了,但60年过去了,他一直记得这件事。后来,他才知道,其实班里的每一个小朋友都偷偷地跟着老师去厨房吃过东西。

讲到这里,在场的所有人都笑了起来。笑声过后,我相信每个人的心里都会涌起一股暖流。当时,我的眼角也有些许湿润。

我想:真正优秀的幼教工作者,首先应有共情的能力。在物资匮乏的年代里,老师敏锐捕捉到孩子们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他既没有用“要忍耐”的训诫压抑人性,也不曾以施舍的姿态践踏尊严,而是在满足生理需求的同时守护着幼小心灵的自尊。这种将教育智慧融入生活细节的能力,恰是幼教工作者最珍贵的素养。

其次,真正优秀的幼教工作者,还应有“游戏”的素养。那个饥肠辘辘的午后,老师牵着孩子走向厨房的身影,在六十载岁月长河里始终清晰如昨。关键的原因是这场精心设计的充满童趣的“偷食游戏”,让教师俯身成为与孩子共享秘密的“同谋者”,这时,教育的本质便回归到最本真的模样——以人性的温度滋养心灵。

最后,真正优秀的幼教工作者应有“看见每一个”的智慧。当每个孩童都深信自己是老师唯一的偏爱时,这种被珍视的幸福感便是老师为每个孩子编织的“独家记忆”。这种看似“区别对待”的教育艺术,实则是对个体差异最深切的尊重。

作为幼儿教师,我们能够在一段生命最初始的阶段参与其中,是何其有幸!真正能镌刻在生命年轮上的,一定是那些饱含人性温度的、温暖的教育瞬间。我们能不能在每个孩子的记忆深处留下那抹温暖的底色,不需要宏大的理论,只需要永远保持俯身的姿态,用真诚与智慧守护每个生命的珍贵童年。

录入: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