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东风扬好帆 应时蓄势方致远
——浅谈数字化转型环境下教师专业自主发展
数字化为教师构建起了新的教学、学习和研究环境,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意义重大。教师要审时度势,借好数字化转型的东风,增强学习意识,积极进行教学研究,积极推进教学的现代化,全面提升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
第一,要主动增强数字化背景下的学习意识
数字化转型给教师的业务学习和专业提升带来了更大的推动力。过去,大部分教师受信息背景所限,学习的主要形式就是读书或相互听课学习。尤其是乡村教师,专业书籍缺乏、外出学习的机会少,单一的学习渠道制约着他们的学习和发展,普遍接受新信息比较困难,教育理念也比较落后。数字化转型打破了学习的时间、空间以及资源限制,它带来的不仅仅是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更是先进的学习理念和学习机会。知识获取的途径和效率的改变能很好地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和能力的发展。所以,教师必须主动增强数字化背景下的学习意识,主动学习,促进专业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教师要利用数字化带来的丰富资源,随时随地获取想要的信息和资源,吸取多方面的营养。当前,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与发展突飞猛进。平台上不仅仅有专家的专题讲座、学术报告、专业指导,更有名师的优秀教学设计、精彩的课堂展示,以及说课、评课、教学反思等资源。这些过去难以得到的宝贵资源,现在触手可及,教师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和兴趣爱好随时学习。教师要利用“天下名师皆我师”的便利,从中学到先进的教育理念、先进的教学方法,获得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教学资源,进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现在,各地普遍开展了教师网上研修,系统的板块、科学的理念、权威的知识、强大的信息量给教师打开了崭新的信息通道。借助研修平台上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录、评课研讨、专家指导、疑难解答等极其丰富的学习资源,教师可以实现资源共享、集体学习、优势互补、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第二,要积极参与数字化环境下的教研活动
数字化不但改变着教师的学习和教学,而且改变了教研的样态。数字化环境下的教研具有开放性、实效性、经济性、灵活性等优势,不像传统教研方式那样限时间、限地点、限人数,也使教研内容更丰富,时间、地点更灵活,参与者更广泛。数字化环境下的教研打破了传统教研活动实施范围小、参加人员少、受益面窄的局限,为广大教师交流学习提供了平台,更为偏远地区的教师参与教研提供了方便和机会。同时,网络教研为教师间搭建了一个民主、平等、自主、和谐的展示自我和交流学习的平台,可以增强普通教师参与教研、自觉教研的信心,消除普通教师长期以来形成的孤独、麻木的职业倦怠感,使教师慢慢地养成教学研究的兴趣和习惯。以网络观课研讨为例,它是加强同伴互助、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的网络化研讨交流合作和教学反思活动。在此过程中,授课教师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和优质数字资源,展示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听课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运用电脑、手机等设备进行交流互动。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既有思维火花的碰撞、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专业知识的提升,又有信息化素养的提高,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因此,教师要主动适应数字化环境下的教研方式,积极参与,实现资源的交流与共享,以此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数字化具有强大的积聚效应,教师要借助数字资源进行网上教研,及时了解一些教育教学的新理论、新信息,并与专家、名师、同行就某个问题、某一课例进行研究切磋。在这里,可以与优秀教师对话,与名师近距离接触,与各地同行交流与沟通。教师要通过论坛和各级教育资源服务平台参与教研活动、讨论问题,学习别人的研究成果和先进经验,也要勇敢地将自己的疑难问题、课堂实录、教学反思、课程资源及课题研究成果等及时地发布出去。在分享与合作中,学到一些新的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和手段,及时发现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得到同行的帮助和专家的引领,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第三,要积极推进数字化背景下的教学改革
数字化是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数字化带来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也带来了教学方式方法的巨大变革。数字化使教学更具开放性,放大了优质教育资源的作用和价值。智慧教育平台、网络教育资源丰富多彩,不但助推教师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改变课堂教学手段,大幅提升教学效率,而且令人兴奋的是,教学组织形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互联网、云平台为教师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开创了广阔的空间。网络教学平台、云课堂等这些新颖的教学模式正改变着教学的方式方法,使教学的路径更宽,内容更丰富,学习更方便,形式更灵活。教师要利用这些优势,全面拓展与更新课程内容,整合各种信息,服务教学、为我所用。
就教育教学而言,数字化转型是在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下,覆盖教育教学全要素、全过程、全员的系统性、体系性、生态化创新变革过程。数字化有机融入课堂,改变了教学的模式,其教学理念、教学目标、主要任务和推进策略等都发生了根本转变。数字化为教师打开了信息化教学的大门。进行数字化教学设计已成为适应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教师要由“讲师”变身为“设计师”。要利用教育平台和网络构建信息化备课环境,获取和利用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教学设计。教学中要把信息技术与自己的教学融合起来,支持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优化教学过程,增强学习效果。例如,课件是现代教学不可或缺的,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资源和素材进行课件设计,利用数字技术进行课件制作。教师在设计制作课件的同时也会更加全面、深入地提升现代教学需要的能力,为教学增添一把利器。现在,教师可以利用教学平台发布学习任务、推荐学习资源、布置作业、答疑解惑,还可以利用平台进行数据统计、情况分析等。
总之,数字化让传统教育焕发出了崭新的活力。“巧借东风扬好帆 ,应时蓄势方致远。”教师要顺应潮流,加强学习和研究,积极探索数字化环境下的教学方式方法,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作者单位系济南市章丘区黄河学区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