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院校传真 “五育并举”绘新篇 朵朵花儿竞绽放 “五融合”让思政教育浸润幼儿心灵  菏泽市牡丹区都司小学  用普通话“密码”解锁家乡方言 图片新闻 让最美“中国红”在孩子心灵的天空高高飘扬 探索实施春秋假 为学生发展注入新动能 高青县青城学区中心小学:把精准帮扶做出实效 莒县库山乡中心小学  构建“课程+实践+评价”三维劳动教育体系

第3版:院校传真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院校传真
03

 菏泽市牡丹区都司小学 用普通话“密码”解锁家乡方言

本报讯(通讯员 李坤)“爷爷,您说的‘清起来’,用普通话是不是‘早晨’的意思呀?”近日,在菏泽市牡丹区都司镇的集市上,都司小学学生邢梓茗站在一位售卖蔬菜的老人身旁,一边认真记录方言里的独特词语、发音和常用短句,一边询问“昨天”“今天”“傍晚”的方言说法,还聆听长辈用乡音讲述家乡的民间故事与生活趣事。

为丰富学生的文化体验、加深家乡情感联结,助力普通话推广,该校近日开展了“家乡方言寻访”活动。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化身“方言探寻小使者”,走进社区、集市探访长辈,在收集方言素材的同时,耐心地教长辈学说普通话。在一来一往的互动中,他们不仅感受到家乡方言的生动与亲切,而且触摸到方言背后承载的历史与文化记忆。寻访结束后,学生不仅展示寻访成果,分享方言趣事,还围绕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联系及发音差异展开热烈讨论,实现“传承方言文化”与“推广普通话”的双向促进。

“方言是家乡的‘声音名片’,值得珍视与传承;普通话是沟通的‘通用桥梁’,只有学好、用好普通话才能更好地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该校校长刘认银说,开展这次活动,目的是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家乡方言文化,激发他们对本土文化的热爱,同时更好地推广、使用普通话,为文化传承与语言沟通搭建起坚实桥梁。

录入: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