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身心共育 让足球成为学生全面成长的“强引擎” 莱西市答好心理健康教育“三问” 助力未成年人阳光成长 图片新闻 巨野县:着“眼”健康 擦亮学生“心灵之窗”

第5版:身心共育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身心共育
05
【特别报道】

巨野县:着“眼”健康 擦亮学生“心灵之窗”

□ 田思凯 赵言言

“左眼4.9,右眼5.0,比上学期各涨了0.2!”近日,在巨野县彭泽中学视力筛查现场,初二学生王鑫盯着电子验光仪的屏幕兴奋地蹦了起来。这份喜悦的背后是巨野县历时3年构建的“学校—家庭—社会”三维联动的近视防控体系。

顶层设计,构建视力健康“防护网”

巨野县高度重视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将其纳入民生工程和“健康巨野”的重要内容。2023年,巨野县出台《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明确教体、卫健、市场监管等部门的职责,建立“月调度、季通报、年考核”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近3年,巨野县累计投入专项资金为全县中小学改造教室照明系统,配备一定数量的标准视力检测设备,确保教室采光、照明、黑板反射比等指标100%达标,通过动态调节灯光的色温和亮度,有效缓解学生用眼疲劳。

数据赋能精准防控。巨野县引入“学生视力健康管理平台”,实现全县学生视力档案电子化、动态化。每学期开展两次视力筛查,数据实时上传至平台,系统自动生成“红黄绿”三色预警,对近视风险较高的学生推送个性化干预方案。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县中小学生总体近视率同比下降2.3%,实现自2022年监测以来的“四连降”。

课堂革命,让课间十分钟“亮”起来

“以前,下课铃响的时候,老师还在‘意犹未尽’地讲课;现在,必须组织学生到操场上‘目’浴阳光。”麒麟镇杨官屯学校体育教师赵连俊展示手机里的“阳光考勤”小程序——学生每天户外活动时长、远眺次数等数据自动生成班级排行榜。学校是近视防控的主阵地。今年,巨野县教体局创新“五个一”工程,即每日一次眼保健操、每周一节护眼课、每月一次主题班会、每学期一次专家讲座、每年一次视力健康评比,将视力保护融入日常教学。

课程创新寓教于乐。巨野县教体局更将每天两次眼保健操升级为“护眼操+眼球瑜伽”,创编《爱眼三字经》,让“一尺一拳一寸”成为校园新童谣。凤凰街道彭泽小学开发“眼睛的秘密”校本课程,通过动画演示、实验模拟等形式,向学生普及近视成因、危害及预防知识;同时,成立“护眼小卫士”社团,学生自编自演《护眼歌》《眼保健操》等节目。

阳光体育强健体魄。巨野县教体局要求各学校严格执行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制度,推广乒乓球、羽毛球等对视力有益的运动项目。田桥镇中学将“大课间”升级为“护眼运动时间”,组织学生开展远眺训练、户外游戏,让眼睛在运动中得到放松。今年,全县中小学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提升至38%,近视发展速度明显减缓。

家校协同,破解“5+2=0”困境

针对“学校五天减负、家庭周末两天增负,一周下来等于零”的现象,巨野县大力推动家校共育形成闭环,通过“家长学校”“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引导家长控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时间,保障每日户外活动。县教体局创新推出“家庭护眼导师”制度:由班主任、校医、家长代表组成“护眼小队”,每学期开展3次入户指导。核桃园镇中心小学五年级学生小诺曾因沉迷平板电脑导致半年近视暴涨150度,他的妈妈在导师建议下改用“20-20-20”法则(用眼20分钟、远眺20米、坚持20秒),并每天陪孩子打羽毛球。3个月后复查,发现近视度数零增长。“现在,孩子主动提醒我们关灯睡觉,成了家里的‘护眼小警察’。”小诺的妈妈笑着说。

社会联动,从“治已病”到“防未病”

巨野县积极整合社会资源,构建“医教结合”“体教融合”的近视防控网络。

专业力量下沉校园。与专门眼科医院建立合作机制,组建“护眼专家团”,定期入校开展义诊、举办讲座。团县委、县妇联联合爱心企业在全县打造17个“爱眼小屋”公益站点,建立“一生一策”干预档案,为学生免费提供视力检测、护眼科普等服务。更亮眼的是,当地部分眼镜店推出“学生配镜绿色通道”,对建档的困难家庭儿童实行镜片免费、镜框5折优惠,累计惠及学生3266人次。

科技企业助力防控。引入AI视力筛查系统,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快速检测学生视力,筛查效率提升60%。巨野县文苑中学与本地科技公司合作开发“护眼APP”,设置用眼提醒、姿势矫正等功能,学生使用率达80%。

公益宣传营造氛围。制作《保护视力从我做起》公益广告,在电视台、公交车载电视循环播放;开展“爱眼日”“无屏日”等主题活动,发放宣传手册5万余份。巨野县融媒体中心开设《医言医语话健康》专栏,邀请眼科专家在线答疑,单期节目最高观看量突破10万人次。

典型案例:从“小眼镜”到“亮眼睛”的转变

巨野县永丰街道腾飞小学五年级学生小泽的视力变化是全县近视防控成效的缩影。2023年,小泽因长期使用平板电脑学习,视力下降至0.4,被列为“红色预警”对象。学校立即启动干预方案:将他的座位调整至教室前排,安排体育教师指导他开展羽毛球训练;家长配合,为他定制防蓝光眼镜,减少电子产品使用时间,每日保证2小时户外活动。一年后,小泽视力稳定在0.8,成功摘掉“小眼镜”。

像小泽这样的案例在巨野县并非个例。今年以来,全县共有1200余名近视学生通过综合干预实现视力稳定或改善,其中320名学生视力恢复正常。

从政策保障到课堂实践,从校园行动到社会联动,巨野县以全方位、多维度的探索,为青少年近视防控提供了“巨野样本”。

“守护孩子的眼睛,就是守护民族的未来。我们要让每一扇‘心灵之窗’都清澈明亮,映照出鲁西南大地的希望之光。”巨野县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段红兵表示。

录入: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