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沂源县龙汪崖村的农产品依靠电商直播带货月销售额稳定在8万元以上,村里的留守妇女分拣、包装农产品,每人每月能挣3000多元。村党支部书记、电商主播陈传花的一段职教经历,让她真正成长为村民致富“带头人”——
“到什么时候都不会忘记,我是一名实打实的职专生”
每天早晨,陈传花都要早早地起来,站在村后的那座小山头上,看着家家户户升起的炊烟,闻着随风飘来的煎饼香味,为新一天的直播带货抖擞抖擞精神。
地处沂源县的龙汪崖村,如今因电商包裹里的煎饼、韭花酱而闻名。这里的村民平均每个月都有3000多元的收入。而几年前,这里还是个缺思路、少产业的滞后村。这场蝶变的关键转折,藏在村党支部书记陈传花的一段职业教育经历里——淄博电子工程学校开展的基层干部定向培养,让她成长为村民致富“带头人”,受到了村民的拥护和热爱。陈传花自豪地说:“是职业教育帮我找到了带领村民致富的路,我是一名实打实的职专生。”
职教成为“破局钥”: 学到了“真本领”
2021年,经营婚庆、烧烤生意的陈传花,被村民推选为龙汪崖村党支部书记。放下熟门熟路的营生,面对的却是“想带领村民致富却没方法”的困境,不懂乡村治理的系统逻辑,更不知道如何把山里的“土宝贝”卖向全国。“凭经验干着急,像握着一把没开刃的刀。”陈传花的困惑,正是当时不少基层干部的共同难题。
淄博电子工程学校是全省农村和社区基层干部接受学历教育的教学点之一。2019年,陈传花通过了入学考试,成为其中一员。起初,村务繁忙让她常犯“拖延症”,迟到、旷课时有发生。一次雪天缺课,学校教师批评的话语点醒了她:“我们办班不是为了发文凭,是教你能落地的‘真本事’——乡村治理有章法,农产品销售有新路,这些都是帮村里解难题的钥匙。”
这番话让陈传花重新认识职业教育:它不是“纸上谈兵”的理论学习,而是瞄准基层痛点的“精准补给”。从此,她把课堂搬进村务日常,白天处理村路硬化、矛盾调解等繁重的村务,晚上对着课件划重点,有时把村里的案例带到课堂上和老师、同学一起分析。知识点变成“活应用”,让她逐渐摆脱“本领恐慌”,真正了解了职业教育的“实用性”,找到了带村发展的方向。“真的感谢职业中专的老师们,让我学到了真本领。”陈传花说。
学用结合谋发展:职教撑起“致富路”
“学校的课跟咱农村的需求太贴近了!”这是陈传花学习期间最深刻的感受。在淄博电子工程学校的课程表上,既有贴合基层治理的理论课,又有“农村电子商务”“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等实操性很强的技能课。而正是电商课程,让陈传花成为拥有30万粉丝的带货主播,也为龙汪崖村打开了产业发展的新大门。
起初接触电商,陈传花连账号注册都觉得难。职校教师带着她和学员们走进当地电商产业园,手把手地教他们打包技巧,对接物流企业,从拍摄产品短视频教起,用“土味儿”场景打动消费者,让她把村民摊煎饼的烟火气、山间韭菜地的绿意拍进镜头。在她的推动下,村里的煎饼和韭花酱逐渐成为网红产品,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大量订单发向这个小山村。村民因收入增加而更加认可这位致富带头人,而这正是职业教育“理论+实践”培养模式的直接成果。
如今,龙汪崖村的农产品依靠电商直播带货月销售额稳定在8万元以上,村里的留守妇女分拣、包装农产品,每人每月能挣3000多元。“职校教给我的不只是技术,更是让村民能持续增收的‘金饭碗’。”陈传花的话,道出了职业教育对乡村产业的“赋能效应”——它不只是培养一位带头人,更是教会一批人技能、激活一个村的产业活力。
薪火相传育人才:职教延续“振兴力”
职业教育培养的“实用思维”,让陈传花深知“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她通过学习实现了乡村发展思路的转变,也希望村里的孩子们能通过学习知识走出大山,拥有更广阔的未来。近年来,她先后资助了村里数名贫困儿童,用自己的爱心为这些孩子撑起一片希望的天空。
在这些受助的孩子中,有一人因家庭原因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问题,性格异常叛逆,长期不去上学,在家无所事事。孩子的父母对此束手无策,他们看在眼里,急在心上。陈传花得知情况后,主动接近孩子,化身孩子的心理导师。她请孩子吃饭,在饭桌上与孩子亲切交谈,倾听孩子内心的想法。还请来了淄博电子工程学校的心理教师定期和孩子谈心谈话,带着孩子一起参加公益活动,让孩子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感受温暖与快乐。
在陈传花和心理教师的不懈努力下,孩子封闭的内心世界的大门也渐渐打开。终于,孩子主动回到校园,向着自己的梦想勇敢前行。陈传花逢人便说,职业教育帮助了她,淄博电子工程学校的老师为山村困境儿童带来了希望。
如今的龙汪崖村,道路宽了,产业兴了,人心齐了。陈传花获得“沂源县巾帼十佳”称号。她说:“是职业教育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我到什么时候都不会忘记,我是一名实打实的职专生。”
“从一名迷茫的村干部,到带领全村增收的‘领头雁’,陈传花的蜕变是职业教育‘精准培养、学以致用’的成果。”淄博电子工程学校党委书记魏述民深有感触地说,“我们开展农村和社区基层干部学历教育,就是要培养‘懂技术、爱农村、能干事’的实用人才,让职业教育的根扎在乡土里,让人才的花绽放在乡村振兴的路上。”
(图片提供:淄博电子工程学校)

陈传花在打包韭花酱

陈传花与村民晾晒加工农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