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基础教育 让“内求”成为主动发展的突破口 巧用主题班会化解管理难题 创设情境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弘扬长征精神 帮学生进行积极的情绪调节 辅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愿鲜花和小草共享阳光

第5版:基础教育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基础教育
05
【治校之道】

让“内求”成为主动发展的突破口

□ 倪素静

阳光赋万物生命,予万物温暖。威海市古寨小学近年来以“我就是阳光”为校训,以“内求思维”为根本,全面实施“阳光教育”,引领师生走上一条享受阳光人生的智慧大道。

学校领导集体坚守“管理就是帮助,就是成全;管理是修己安人的过程”的管理理念,创造性地开展“内求思维训练”,让其成为提升心力、聚焦能量的根本。

副校长毕建玲主管学校足球工作,前段时间因足球操训练不到位而有情绪,并把情绪直接迁怒于个别教师。后来,她在“内求”日记中写道:“我有情绪就是我有问题,问题是不好的情绪,情绪来自‘过去的记忆’。我对个别教师的‘过去的记忆’就是:管理混乱,尤其是布置的任务落实不到位。在这种心智模式的影响下,面对工作无法推进时,我对个别教师的‘过去的记忆’在当下重播了。于是,我愤怒了。现在来看,我有情绪就是我有问题,问题的出现就是潜意识给我发出的信号——要清理‘过去的记忆’。看到即解放。我恢复了平静,主动寻找办法,将这件事的责任分工明确:任课教师在课堂上负责把足球操教会,解决的是技术问题;班主任在课间操跟进,解决的是态度问题;学校整体安排展示活动,加以促进和拉动。我回头看这件事,感到最大的收获是,当情绪被触动的时候,我应该把焦点放在自己身上,而不能把焦点放在触动我情绪的那个人身上。这就是累积内在力量的开始。我处理情绪的速度就是我迈向成功的速度。如果再次遇到这样的事,我会智慧地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不带情绪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领导班子工作作风转变的正能量产生了极大的向心力。教师们精诚团结、干事创业,领导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也更加和谐。

“阳光教育”一路走来,教师们逐渐变得温暖、淡定、喜悦。“爱是喜悦的关怀和无求的付出。”在课堂上,教师主动地运用温暖的眼神和语言,努力成为一个“温暖的存在”。课后,他们与学生及其家长进行真诚的交流,让自己的能量发挥到极致。

五年级(3)班学生小博活泼好动,规则意识差。中午去餐厅吃饭时,他对给自己分饭的同学大发雷霆;课间,在做足球操时,他没拿住足球,以致足球滚到了别的同学脚上,又大打出手。班主任丛老师一开始总是被他的行为牵着走,情绪也受到他的控制,失去了自我。在痛苦得无法自拔时,丛老师加入了“内求实验班”,她的思想慢慢发生了变化。她意识到,一切情绪的发生都是自身思想的问题。认识到这一点以后,丛老师开始冷静下来,自找原因,自寻方法。学生小勃从小跟随爷爷、奶奶长大,上学后才和父母在一起生活。由于父母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造就了这个顽劣的孩子。但是,小勃爱读书,还经常把书借给同学看。于是,丛老师将语文早读的管理工作交给他。每天早读时间,他都早早地来到教室,尽职尽责。这种措施实现了正向拉动,培养了他的自信心,使他有存在感。当再遇到他发脾气时,丛老师对他进行冷处理,等他平静之后再与他交流。通过师生几个月的共同努力,小勃有了明显的进步。

现在,很多学生娇生惯养,学习和生活习惯不良。为此,学校制定了《古寨小学阳光学生常识》。“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常说三句话:‘太好了!’‘我能行!’‘我帮你!’”“会笑的孩子运气不会太差。”在学习了这些“阳光常识”之后,学生悄悄地发生了变化。他们在课堂上主动预习、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质疑、主动表达,参加各项活动的积极性更加高涨。

在学校组织的足球操比赛中,一年级(3)班学生获得了冠军。在公布成绩的时候,大多数学生欢呼雀跃,只有小铧直拽老师的衣角。老师蹲下来,才听清他的话:“老师,刚才做操的时候,我一直是微笑的。因为微笑的孩子运气不会太差!”孩子稚嫩的话语像阳光一样,照进了老师的心田。

经过一系列的努力,古寨小学“内求”、“阳光”的种子已经深深地埋进了师生的心田。在这种氛围的浸染下,师生们感悟着阳光,创造着阳光,传递着阳光。

(作者单位:威海市古寨小学)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