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育博览 职教生源不足,怎么看怎么办 “通知书作废门”招生办须给个说法 山东财经大学舜耕校区图书馆   山西提出到二○一八年基本消除“择校”现象 引入竞争机制解决高校大而不强问题 甘肃:民办院校董事长和校长须分设  调查显示:59.4%的受访者曾因父母错误教育方式受到伤害 上海小学全面推行等第制不用分数评价不排名

第8版:教育博览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育博览
08

上海小学全面推行等第制不用分数评价不排名

□ 吴新丽

淡化分分计较,不培养“刷题机器”,记者825从上海市教委获悉,新学期上海将全面推行小学“等第制”评价,淡化具体分数,而以ABCD或者“优秀”、“良好”、“合格”、“需努力”等方式来评价。

据悉,上海市小学各学科“等第制”评价从“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学业成果”3个维度展开,其中,语文学科的评价内容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表达”3个方面,数学学科的评价内容包括“数与运算”、“方程与代数”、“图形与几何”、“数据整理与概率统计”4个方面,英语(精品课)学科的评价内容包括“语音”、“词汇”、“词法”、“句法”、“语篇”5个方面。

评价是教育改革中的“硬骨头”,长期以来,我国对学生评价采用的是传统的纸笔测验和百分制评价。随着教育综合改革的深入和对学生综合素养问题的关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传统评价方法的局限和弊端。作为基础教育评价改革的一个突破口,上海从2013年起在小学一、二年级实行基于课程标准的“等第制”评价,不进行书面考试、不用分数评价、不排名等。数据表明,“等第制”评价与学生学习状态呈显著正相关。新学期,上海全市将“等第制”评价从小学低年段向中高年段延伸。

2015年以来,上海市教委教学研究室牵头研制小学中高年段语文、数学、英语等3门学科的基于课程标准评价指南,以及小学低年段品德与社会、自然、音乐、美术、体育与健身等5门学科的基于课程标准评价指南。日前,评价指南已正式发布并发放至各区、各学校,相关培训与推进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

在推行“等第制”评价的过程中,市、区两级教研部门将开展多层面、多途径的传导式培训,帮助教师正确认识“等第制”评价;鼓励与支持学校和教师积极探索,形成多元的“等第制”评价实践模式。

(摘自2016826《新闻晨报》)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