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关注 语文教学,该怎样走出迷失?  语文教学,如何走上“回家”的路 让作文教学回归本位 语文教学应重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从作文教学的现状看语文教学的误区 语文教学,该怎样走出迷失?

第3版:关注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关注
03

从作文教学的现状看语文教学的误区

□ 诸城市府前街小学 徐洁

前些日子,从微信中看到一个美国小女孩支持特朗普的采访视频,笔者感触很深。被誉为“特朗普女孩”的美国北弗吉尼亚州11岁的米莉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面对镜头侃侃而谈,谈自己之所以支持特朗普的原因,谈自己国家存在的问题,谈自己的人生规划……观点鲜明,逻辑严密,见解独到,表达条理,语言流畅。小女孩的自如、自信、自主、自强及思想水平、表达能力令人叹为观止!

反观我们身边的学生,往往谈“文”色变:愁作文、怕作文、不会写作文;很多大学毕业生面试时若评委的提问超出自己事先准备的范畴就不知如何应对;很多文章即使见诸报端也多是哗众取宠,观点经不起推敲;很多青年教师甚至一些经验丰富的教师也怕写文章,不知道怎样表达……为什么国人无论年龄大小书面表达都是“怎一个愁字了得”?如果我们的学生经历了从小学到大学十几年的教育,毕业后仍怕写文章、不会写文章、不会表达,这无疑是语文教学的失败。

中小学语文教学没有给予学生表达能力培养应有的重视,这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语文教学研究对阅读教学探讨得比较多,却严重忽视了表达与写作的教学。我们一直过度强调“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而事实上写作又何尝不是阅读的基础?很多时候不是有表达和写作的需要才引发了阅读的需要吗?语文教学最应贯彻的是以运用为核心、以实践为导向的理念,不应把语文教学放在一个虚拟的情境中去进行。在学生尚缺乏相应的生活体验、根本没有引发思想和情感共鸣的情况下,刻意挖掘教材课例中的深意,刻意矫情假饰以求得所谓表面上的感动,这种拔苗助长式的教学对学生思想和情感的成长发育毫无意义,反而有害。这个道理常人都懂,但是为什么到了语文教学中、到了课堂上,就一个劲儿地让学生体会、领会、意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深刻含义呢?似乎教师使出浑身解数把文章分析得天花乱坠方显水平;似乎学生在教师卖力的诱导暗示下非常配合地表达一致观点、无比精准地“深切领会”到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才是精彩。语文课堂的宝贵时间就这样在刻意的思维求同中被白白浪费掉,学生被迫丧失了思维自由驰骋、观点自由碰撞、思想情感自然成长发育的大好时机。

几乎无人不承认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同等重要。但从语文教学时间的整体安排来看,阅读教学课时大大多于写作教学课时(无论小学还是中学,作文课时每周不过两节,阅读课时则多得多)。从一堂阅读教学课的时间比例来看,识字和课文讲解时间几乎占据整个课堂,真正涉及写作指导与训练的时间则寥寥无几。阅读和写作的时间分配比例失调,阅读和写作教学分离,学生没有锻炼表达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谈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实属枉然。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不仅揭示了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也凸显了“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提升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也是工具性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具体体现。“运用”不仅是指会识字能阅读,更重要的是学生愿不愿意表达、会不会表达、会不会有逻辑地表达。

语文教学一直重阅读轻写作,重感悟轻表达,偏离了语文教学目标。表达的基础一定是阅读,这毋庸置疑。重视阅读是好事,但离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还是太远。语文课程的使命不仅是识字阅读,更重要的是在识字阅读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思维。语文教学应该在理念、目标、要求等方面真正实现回归,回归到对体验的重视、对思维训练与发展的重视、对表达的重视上来,回归到科学训练、科学评价上来。

首先,要让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有机融合并贯穿课堂教学始终,不要割裂开来。每一单元、每一课例甚至每一课时,教师都要有意识地把阅读和写作进行整合,让学生摆脱一切束缚,自由地思考、交流、表达。

其次,不要把作文教学目标定得过高,要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不要对全班学生提出整齐划一的目标要求,要因人而异。要多表扬、多鼓励、多发现学生习作表达中的优点,让学生体验到写作的成功,从小树立写作的自信,自信是学生写作的助推器。这应是各学段语文教师必须遵循的原则。我在语文教学中一直坚持“三加一”的批改策略 ,即每次习作至少给学生找出三个优点,然后有针对性地为其指出努力方向。实践证明,这对于保护学生的写作自信与积极性、提高习作水平很有效。

再次,不要囿于教材教语文,而应该面向现实生活开发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树立“生活即课堂”的大语文观。只有到了现实生活中,到了实际应用中,语文教学才能展现出其应有的活力与魅力。芬兰的新课程改革推行“现象教学”,将相关联的学科知识重新编排,形成学科融合式的主题课程模块,并以这样的主题模块为载体实现跨学科教学。我们纵然一时难以完全达到这样的教学水平,但可汲取其精华,融入我们的思考,走好我们的语文教学之路。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