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关注 持续深入推进综合改革加快建设国内一流综合性师范大学 深化综合改革扎实推进“双一流”建设 加快科研动能转换提升科研供给能力 一流本科教学改革的思考和探索 打造行业特色实践育人平台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坚定方向 明确定位 突出特色 建设以航空为主要特色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强化内涵建设 提升教育质量 推动综合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

第3版:关注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关注
03

加快科研动能 转换提升科研供给能力

□ 青岛科技大学校长 马连湘

学校从体制机制、人事制度、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管理、国际合作交流、资源配置等方面确定了改革任务和具体举措。这里主要汇报学校在科研体制机制改革方面的做法和思考。

健全机构、整合资源,提高科研管理效能。调整科研机构设置,实施“大部制”。设立化学学部、材料学部、工程学部3个学部,统筹3个全球ESI排名前1%学科的科研规划,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建立学科研究院,设立交叉学科研究院、重点学科研究院,启动优势学科卓越计划、新增一级博士学科培育计划、学科交叉创新计划、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振兴计划,整合学科资源,集聚人才优势,提升重大科技攻关能力。

完善机制、先行先试,推动科研动能转换。作为全省高校科研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学校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一是人才投入机制创新。实施 “崂山学者”人才计划,对“崂山学者”入选者给予每年8万元人才津贴和30万元科研经费资助;实施优势特色学科团队支持计划,给予每个学科团队5001000万元(人文社科100200万元)建设经费;实施学科团队首席科学家制度,赋予学科团队在经费使用、人才引进、岗位设置等方面的自主权。二是科研分类评价创新。根据基础研究、应用创新、学术论文、成果转化的不同特点,实施科研分类评价考核,先后出台了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科研论文奖励办法等, 2016年发放科研论文奖励586万元。三是人事体制改革创新。全面推行以成果产出和实际贡献为导向的科研工作绩效评价制度,把评价结果与绩效收入分配挂钩,形成国家政策性工资、业绩津贴、特岗津贴、专项奖励并存的多元薪酬体系。优化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评聘、管理和考核制度,推进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和机制创新。四是科研资源配置创新。按照“分类管理、定额配置、超额收费、绩效考核、有序流转”的原则,实施科研房屋资源管理与配置机制改革。积极推进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加强校园基础建设,不断改善教师科研条件。

强化保障、优化环境,提升科研供给能力。加强人才保障。立足国内,学校积极引进和培育“双一流”建设急需的高水平领军人才;面向海外,学校实施国际合作高端引智计划。同时,学校设立了山东首个境外办学机构——泰中国际橡胶学院,依托德国双元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中德双元工程学院,不断扩大学校国际合作和引智的资源和通道。加强平台保障。在现有轮胎先进装备与关键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等8个国家创新平台基础上,学校积极推进山东省化工研究院整建制并入工作,极大地增强了化工领域科技创新实力。同时,学校先后建立了烟台、东营、日照等多个地方研究院,实行“红马甲”科技成果转化员制度,形成了新的科技创新协同攻关优势。伴随着学校综合改革的整体推进,学校科研改革成效凸显,科研经费连续6年过亿元,累计达10亿元。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