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关注 持续深入推进综合改革加快建设国内一流综合性师范大学 深化综合改革扎实推进“双一流”建设 加快科研动能转换提升科研供给能力 一流本科教学改革的思考和探索 打造行业特色实践育人平台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坚定方向 明确定位 突出特色 建设以航空为主要特色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强化内涵建设 提升教育质量 推动综合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

第3版:关注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关注
03

坚定方向 明确定位 突出特色 建设以航空为主要特色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 滨州学院党委书记 罗公利

学校提出了“顶天(对接行业)立地(对接区域)”的发展思路,确定建设以航空为主要特色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发展目标。

全面加强党的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新体制机制,履行党建主体责任。完善育人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调整优化院系结构,组建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学院、体育学院、艺术学院,开设近20门素质教育课程,构建融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素质教育、体育、美育于一体的四大素质教育平台;突出师德师风、教学教风建设,出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工程,深化学风建设,加强体育工作、美育工作等一系列实施意见,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总支一精品”工程,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工作格局和“四位一体”的德育体系。

调整办学目标,推进学校特色发展。围绕打造航空特色和区域特色,不断调整优化院系和学科专业结构,初步形成了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2015年,撤销3个本科专业和7个院(系、部);组建了航空工程学院、机场学院、乘务学院,航空类专业(方向)达21个。实施“一流学科建设计划”、“品牌专业建设计划”,重点打造民用航空、生态环境、化学化工、机电、信息、土木建筑、教师教育等7大应用型专业群,应用型专业占比达70%。健全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实施“一流学科建设计划”、“1355科技创新工程”,出台科研突出贡献奖奖励办法等制度;制定服务航空业发展和服务黄河三角洲发展“双服务”行动计划,服务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日益提升。建设适应学校发展的教师队伍,实施“三百工程”、“1121人才工程”、“中青年教师顶岗锻炼计划”;聘请173名企业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作为专业建设带头人,担任专兼职教师;派出231名教师到企事业单位接受培训、挂职锻炼,“双师双能型”教师占专任教师的25%,为实现学校办学目标提供强大人才支撑。

明确人才培养定位,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学校确定了培养基础实、能力强、素质高、适应快,具有健全人格和社会责任感,具备专业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的目标。一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对接社会需求和行业标准,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和工程能力培养。6个专业(方向)实行订单式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培养专业达15个。二是探索二级院系理事会建设。成立了9个二级学院理事会,理事单位300余家,签订共建专业、共建平台、共同培养人才协议数十项,理事单位捐资(设备)总值1000余万元。三是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出台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意见,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累计转换制度,建立完善“通识教育+学科教育+专业教育+创新创业与素质拓展+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着力培养学生创业实践能力和创业潜能。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增强教职工队伍活力。科学设置内设机构和岗位,出台教师系列、辅助系列、管理和工勤技能等岗位聘期计划,明确聘任条件,全面实行岗位任期目标管理。完善各类各级专业技术岗位评审条件,出台专业技术岗位评聘办法,全力推进职称制度改革。出台特聘教授聘任与管理暂行办法、“黄河英才”工程实施暂行办法,设置“黄河英才”特聘教授岗位,灵活精准引进高层次人才。探索人事代理制,实现由“以事为本”的行政事务管理向“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转变。探索建立校内分配动态调整机制,将教职工的工资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以及知识、技术、成果等直接挂钩,按照分类管理与考核要求,完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逐步建立以业绩考核为重点的岗位考核评价制度,强化考核结果运用。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