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读书 一本青少年必读的好书 感受中华文化的滋养与熏陶  读书与旅行 春江 做一名有教育情怀的教师 诗书底蕴 草根情怀 “喜迎党的十九大”全省教师书画大赛征稿启事

第8版:读书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读书
08
【读书苑】

诗书底蕴 草根情怀

——访乡间歌者张明新、甄秀荣夫妇

□ 韦清

15年前,张明新、甄秀荣夫妇共同创作的一首《送别》七律诗,获得由中华诗词学会、中华诗词杂志社、无锡市委宣传部及红豆集团联合举办的“七夕红豆相思节,寻找当代王维”全球华人诗词大赛二等奖第一名(一等奖一人),使这对在乡间潜伏多年的诗词写手浮出水面,诗词界为之哗然,乡里乡亲为之惊喜。

“获此殊荣,实属天意。当时我和秀荣只是想参与一下,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随意写了首诗投给组委会,竟一举成功。接到获奖通知时,我们都不敢相信,相互看着对方,问道,这是真的吗?那时那刻,终生难忘。”忆起当初那一幕,张明新的兴奋之情还溢于言表,“那次获奖,更坚定了我俩写诗的信心。多年来,诗词的写作已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或许有不明就里的人认为,诗人是浪漫的,创作诗歌也是浪漫的,但张明新、甄秀荣夫妇的现实境遇却很不浪漫。当初,张明新在乡镇工商所工作,甄秀荣在家种地,张明新下班回到家就得赶紧帮妻子干农活。凭着微薄的收入,他们供养4个孩子读书,劳作之累、生活之难可想而知。在这种环境下,夫妇俩依然诗心未泯,忙中偷闲读诗写诗,夫唱妇随,多年坚守,痴心未改。与其说是生活给予他们诗歌的素材灵感,不如说他们用诗歌装点着生活、改变着生活。

张明新自幼就是个书迷,9岁始读《水浒传》,越读越上瘾。其间,他遇到了一位叫王汉秀的好老师。王老师从二三年级开始就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引导学生读好书,并把自己珍藏的《三国演义》、《红楼梦》、《唐诗三百首》等书籍借给学生。当时,那些小不点儿谁能啃动这些大部头啊,而张明新竟一部部啃了下来。这些精美的精神食粮使他产生了强烈的饥饿感,以至在老师上一些他可以自学的课时,他干脆明目张胆地搞“地下工作”,把书放在课桌下忘情地看。他将这种阅读习惯一直坚持到高中。为此,“文革”期间他被称为“三家村的走狗”、“修正主义的毒草”等,但他从没被当时的浮云蒙蔽,只要条件允许就照读不误,而且速度惊人,一部几十万字的书一晚上就能看完。

1970年他高中毕业,国家当时废除了高考,迷茫的他选择回家务农。在那一特定历史时期,他只能到书籍里寻觅真善美的影子,读《红楼梦》成了他最大的乐趣。他感慨道:“《红楼梦》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我本来就多愁善感,书中各色人物的悲惨命运及封建家族的衰败解体,更触发了我的悲悯情怀,也使我对人生不断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这本书中的诗高雅、唯美、悲情,我看过一遍就记住了,好像这些诗是为我写的。此书让我如痴如醉,百读不厌。”除了《红楼梦》,张明新更迷恋唐诗宋词。他这样描述:“后来,我还陆续读了《唐宋名家词选》、《唐诗一百首》、《宋词一百首》、《唐诗三百首》等。我的基因里可能含有喜爱诗词的成分,我对诗词一见钟情,如饥似渴,甘之如饴,竟能过目成诵,背下数千首,为我的创作提供了丰沛的营养。”(诗集(《杨柳村·跋》)

“不在炎中即在凉,炎凉两忘匿诗乡。餐两宋,品四唐,春风时拂读书窗。”这首《渔歌子》,可谓这些年来他们的生活写照。唐诗宋词的平平仄仄伴随着他们的饮食起居,被调制在柴米油盐酱醋茶中。他们在诗里活着,他们活在诗里。

“央视主办的诗词大会,我每期都看。不是自吹,我储备的诗词数量不逊于任何一个选手,但我不善于张扬,不想登台展示。”张明新对与诗词大会擦肩而过似有不甘。

张明新是资深诗人,19岁时开始写格律诗。当时受毛泽东诗词的影响,正是“激扬文字”的年龄,有感而发,他便提笔挥就。在上班和务农的间隙,只有晚上的时间属于他,他会在孩子的吵闹中边阅读边思考边写作。为了给他营造安静的读写氛围,也是高中毕业的妻子甄秀荣就给孩子们编故事、唱歌谣,哄着孩子们一一睡去后,再干洗刷、缝补之类的家务。甄秀荣坦然地说:“那些日子,无论家里多忙,晚上辅导孩子作业及各类杂活,都由我承揽,地里的活一个人干不了的,才让他帮着。忙忙碌碌,却从未觉得清苦和委屈,相反,倒活得很有乐趣。我觉得,一个被诗书气氛笼罩着的家庭是幸福的。结婚多年,我一直以为活在一个诗意的梦里。”

“活在诗意的梦里”,多么令人羡慕的家庭,多么美妙的人生体验!张明新接过话茬:“没有秀荣的全力支持与鼓励,不要说作品获奖,就是读书的兴趣也很难说能坚持住。《送别》获奖,应该说有她一多半的功劳!我写出来的往往是我们共同的感受,她又是我诗作的第一位读者兼评家,我们相互切磋,经她点化,诗作更趋完美。她的水平不在我之下。由此说,她才是真正的作者。”我这才注意到,几个获奖证书上的署名均为张明新、甄秀荣。这对一起生活了近四十年的夫妻,相互间是多么温存体贴!可以想象,他们简朴的生活里一定时时充满着关爱与温馨——这种以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华维系着的夫妻生活简直要多浪漫有多浪漫!

一路走来,他们收获了酸甜苦辣,也收获了诗歌。他们走出了创作上的“山重水复”之境,找到了新的精神家园,有了与当代诗词名家对话的机会,也有不少诗词报刊向他们约稿。这对乡间歌者完成了由业余写作到专业创作的跨越。

诗人不管走到哪里,最留恋的还是生活了几十年的乡村,诗集《杨柳村》前言中有直接的表述:“本集取名《杨柳村》者,盖我家乡之故。我家乡地处鲁西北平原,村野多树,树多为杨柳……树极普通,亦如人之凡庸……以地为名,以时作记,表达对家乡之眷恋情深……”

十多年前,几家地方媒体记者想去采访他们,被他们婉拒了。在盛行炒作、极尽作秀的当今,张明新、甄秀荣夫妇的平实低调,也凸显了他们难能可贵的草根情怀。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