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关注 莫让家长的参与变成干预 不要让“过度干预”困扰学校 办好学校需要家长的努力与配合 家长干预学校教育行为的现象分析 家长过度干预学校事务,该如何破解

第3版:关注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关注
03
【观点快览】

不要让“过度干预”困扰学校

□ 潍坊第五中学 韩志亮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等教育的普及,家长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思想观念越来越自主、开放,学校和教师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和影响悄然发生了变化,其权威性大打折扣。家长更加关注学校,越来越多的家长不再以“毕恭毕敬”、“绝对服从”的心态对待学校和教师,而是主动参与学校事务,并提出自己的建议和主张。

显然,不论学校愿意与否,家长参与学校管理事务的程度越来越深入,范围越来越广泛,力度越来越强大,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从根本上来讲,这并非坏事。据了解,在美国,家长高度参与学校事务,由家长、教师、学生乃至社区相关人士组成校务委员会、家长教师联合会、学习咨询委员会等,成为学校、教师和家长沟通的重要渠道,在确保少年儿童的学习、健康以及幸福、快乐、安全、全面成长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其实,教育本身就涉及学校、社会和家庭。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在孩子入学以后继续扮演重要的教育角色,积极关注孩子的成长过程,的确很有必要并有许多好处。有研究显示,当家长积极参与孩子学校的相关事务时,孩子的自信心、上进心、社交能力、学业表现等方面往往都会有所提升。同时,家长的参与,对于学校管理水平、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校秩序、教师师德的提升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近年来,许多学校主动向广大学生家长伸出橄榄枝,成立家长委员会等组织,密切学校、教师与家长的关系,打造全面开放的教育空间,收到了不错的教育效果。许多家长积极协助学校组织开展各类活动,主动申请到学校担当志愿者,利用自身资源和专长帮助学校解决问题和困难。

然而,正所谓“过犹不及”。的确,当越来越有“主见”的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诉求越来越多、越来越细、越来越尖刻,表现出咄咄逼人的强势乃至“叫板”势态的时候,家长的参与学校事务变为干预学校管理,其对学校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就显而易见。这种负面影响体现在校长、教师身上,也体现在孩子身上。有一所学校举办运动会,家长对将运动会安排在双休日还是学习日有两种意见,并通过各种渠道向学校反映,弄得学校左右为难,莫衷一是。大到开幕式的内容和形式,小到比赛项目的设定,以及孩子该不该带水果零食、运动会当天该不该布置学习作业,家长无不各抒己见,据理力争。其实,这样的事例有很多。比如空调机、饮水机、空气净化器是否安装、谁来安装;比如食堂食谱、校服式样、材质与价格,还有课程设置、作业布置、班干部选拔、综合素质评价、座位安排、雾霾天该不该停课,甚至教师着装、个性特点、婚姻状况、生活习惯等,总会有家长表现出格外的兴趣,并提出要求,想方设法给学校施压。问题还在于,所有这些问题的提出,家长往往是站在各自的角度,站在维护自家孩子利益的立场上,从自我的认知水准出发,嵌入了其个体而鲜明的浮躁心和功利性。所以,家长们的意见和要求有些是违背教育规律和学校办学实际的,学校根本无法取舍。而倘若个人的诉求得不到满意的结果,网络、媒体、投诉热线等便成为一些家长发泄不满的重要形式。学校众口难调,不堪其扰,难以应对。如果说家长干预会让校长、教师的日子不好过,而对孩子的影响是具有持久性的。2007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家长新闻札记中刊登了一篇文章《不要越界:什么时候家长参与会变成家长干预》。文章指出:家长过度干预学校事务会阻碍儿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管理的能力以及工作的独立性。这种做法对孩子的影响还可能波及青少年期甚至成年期,从学校蔓延到工作场所,以致给孩子的职业机会都带去负面效应。有调查显示,家长过度干预学校事务,已经成为校长职业焦虑的主要来源,成为教师感觉“压力山大”的主要成因,成为学校发展的阻力。

教育是科学,也是艺术,必须立足当下,更要着眼未来,要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得因材施教、张扬个性。学校校长和广大教师是受过职业训练的专业工作者。他们更懂得办学兴校之道,更具有职业精神,更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理应受到广大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更多的信赖和支持。学校既要热情欢迎广大学生家长参与学校管理,也要旗帜鲜明地抵制被过度干预和无理干扰。在虚心接受家长监督、接受家长合理化建议,尊重家长、理解家长的同时,学校要坚持自己的办学主体地位和办学自主权,维护学校的教育教学秩序,维护教师权益和尊严,创新发展,办优质教育。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