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育杂谈  潜心治学、纸质阅读与网络阅读 该不该透支学生的情感 不妨过问一下大学生的生活费这件事 推广人工智能课程,师资是关键 校长“玩失联”不如推行“零择班” 印在心里的坐标  “忠言”诚可贵 “顺耳”价更高

第7版:教育杂谈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育杂谈
07
【舜耕笔谈】

潜心治学、纸质阅读与网络阅读

——以研究辛弃疾为例

□ 本期主笔:陈培瑞

在网络空前广泛普及甚至成为许多人的一种生活方式的“后文明时代”,有点顽固不化的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远离网络。一部智能手机在我的手上只剩下接发短信、通话、浏览天气预报等低级功能。我的大量读写活动仍然是被一些人耻笑的纸质阅读和稿纸写作,已被淘汰的钢笔、墨水、稿纸成了我做学问的最爱。后来,在子女的劝说下,我尝试在网上查阅资料,开始游走于治学、纸质阅读和网络阅读之间,对如何把握三者关系有了切身体会。下面以研究辛弃疾为例。

辛弃疾是古代济南名士,是泉城儿女的骄傲,也是我们向中小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突出典型。但由于他是年代久远的历史人物,其形象多以文言文史书、古体诗词和学术论著的形式加以呈现,中小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我想用曲艺、贯口词等通俗易懂的方式并注入现代因素,把完整的辛弃疾呈现于中小学生面前。由此,我开始了治学、纸质阅读、网络阅读之间的游走。

我曾做过十几年的中学语文教师,对辛弃疾作为词坛巨人的一面较为熟悉,对他作为政治家、军事家的一面却一知半解。这就严重影响了我对辛弃疾的整体把握,以致有了新的想法而不得不重新探究。

我借助网络的便捷、快速等优势,先从网络上“百度”一下,查找和阅读有关辛弃疾的信息资料,并让女儿下载到纸上,以便反复阅读,拓宽视野。特别是观看了网上“百家讲坛”述评辛弃疾的视频以后,我更对辛弃疾心生敬服。但静静地想一想,我又深感“‘网’上得来终觉浅”,其碎片化的东西难以引起我的冲动。

于是,我专程去新华书店、图书馆查阅和购买研究辛弃疾的书刊,并反复研读。我对辛弃疾的认知更加深了一层,特别是辛弃疾年轻时候在山东的传奇经历使我心潮翻滚,久久难以忘怀。我还从辛弃疾的传奇人生中发现了种种奇异现象:他一生叱咤风云,而又升降浮沉;一心想做李广,反而成了词人;力主北上灭金,反而终老南国乡村;一位忠勇报国的忠臣,反而成了千古冤魂。一个“悲”字、一个“壮”字,伴随辛弃疾一生。出于探究辛弃疾人生轨迹的念头,我曾有过为辛弃疾作年谱、考察词作、探究宦海沉浮,然后进行文艺创作的念头,终因难度极大而退缩。但是,通过阅读大量资料及初步思考,我基本把握了辛弃疾的悲壮人生。

通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和积淀,我的脑海中渐渐活化了辛弃疾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产生了强烈的创作冲动,并找到了情感的宣泄口。于是,我日夜兼程,一口气写出了山东快书《辛弃疾除奸济州府》、现代诗《稼轩悲歌》和贯口词《稼轩悲歌》。它们虽是浅薄之作,却是我的独立思考和真实感受。我把这些创作拿给中小学的老师和学生看,竟引起他们的强烈共鸣。有些学校打算唱出来、演出来。这正是我想要的结果。

通过这次读写活动,我对潜心治学、纸质阅读、网络阅读三者之间的关系有了新的认知。概言之,就是“两个借助、一种精神”。

“两个借助”:一个是借助网络便捷、快速、信息密集的优势,获得我所需要的信息和线索,为自己所要研究的问题提供参考,但绝不为碎片化、条目化、浮泛化的东西所左右;另一个是借助纸质文献能够系统、翔实、深刻地呈现研究成果的优势,为自己的研究提供扎实的依据,并与网络信息作比较,辨别真伪。

“一种精神”,即坚守文化的精神和探索真理的精神。治学是一种深层次的心智活动。信息经过整理才能成为知识,知识经过反思和建构才能成为思想。我能从辛弃疾的光辉业绩中提炼出“悲壮”的基调,以诗歌、快书等形式赞颂我心中的一代词人,是自我开发“大脑硬盘”并坚守学术品质的结果。

尽管如此,我仍觉浅薄,认为自己与老一辈学者不可同日而语。著名学者邓广铭从事辛弃疾研究,用了一辈子时间,先编年谱,再一字一句地注释他的词,一一考证清楚,然后写成论文和专著。其扎实的治学态度和崇高的学术品质值得吾辈学习。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