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育杂谈  潜心治学、纸质阅读与网络阅读 该不该透支学生的情感 不妨过问一下大学生的生活费这件事 推广人工智能课程,师资是关键 校长“玩失联”不如推行“零择班” 印在心里的坐标  “忠言”诚可贵 “顺耳”价更高

第7版:教育杂谈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育杂谈
07
【思辨空间】

该不该透支学生的情感

□ 靳红娟

一年级的品德与生活教材中有这样一节课“我在爸爸妈妈的关心下成长”,旨在让学生感受父母的付出与爱。在家长会上,有一位教师把每个学生的全家福制成PPT,并且播放轻音乐,以渲染情境。然后,请所有的父母给孩子写一封信,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爱。在温馨的情境中,教师读了这些感人的来信。再请一些父母当场谈一谈给孩子的爱。说到动情处,父母与孩子都泪流满面。这一类课似乎很多。大多数教师认为,此类课上得成功的典范似乎是让学生感动得流泪。于是,他们精心设计了很多环节,如请父母写信,让父母讲话,等等。在这种情感交流中,孩子似乎感受到了父母的爱。由于孩子的情感是非常丰富的,因此很多孩子在课堂上泪流满面。

这使我想到了我的女儿。在女儿两三岁的时候,有一天,我与女儿一起洗澡。女儿看到我肚子上的刀疤,好奇地问:“妈妈,这刀疤是怎么来的?”为了让女儿感受到我为了生她受的苦,我就开始绘声绘色地叙述,医生是怎样拿着刀把我的肚子剖开,肚子流了多少血,有多么疼。女儿当时就伤心得哭了出来,而且哭了很长的时间。

我做得对吗?经过思考之后,我的答案是否定的。孩子还小,还没有达到理解母爱伟大的程度。而且,母爱是不是伟大,还是一个问题。因为每个母亲在疼痛的同时,也感受到付出的快乐。生产与收获是相等的。我给一个幼小的心灵烙上残酷的印记,仅仅是为了自己的私利,满足一个母亲的快乐。当稚嫩的心灵结了痂时,它就会慢慢变得坚硬。事实也是如此,女儿从此对我的肚子不再感兴趣。一个人理解父母之爱,一般是在做了母亲或父亲之后。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些教师往往急功近利,想用最极端的方式在短时间之内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于是,他们在工作中往往不顾孩子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情感特点,盲目地施教。我们已经在透支孩子的时间、智力、精力了,就不要再盲目地透支孩子的情感了。最可怕的是,有的人做这些不理智的行为时还洋洋自得。

理解生命是父母赋予的,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尽自己所能孝敬父母和长辈,是我们的品德目标。在实际生活中,孝敬父母需要面对很多不得不考虑、不得不解决的现实难题。最基本的,作为孝敬方的孩子和作为被孝敬方的父母千差万别,而且双方对“如何才算是孝敬”的认识也不尽相同。在升学竞争愈演愈烈的今天,不少家长都把孩子考个好成绩、上个好学校当作孝敬父母的标准。这样的标准能不能列入孝敬范围,专家可以研究讨论这个问题,但生活在现实中的学生和父母都必须面对。如果回避或者无视这样的现实问题,那么相应的教育就不可能收到预期效果。很多家长常用的训斥、责骂甚至体罚,不给或少给零花钱,限制娱乐时间等,都不是只要求学生克服逆反心理就能解决的。在这样的家教过程中,孩子无法感受父母之爱,反而觉得父母之爱是沉重的枷锁,是他们想努力挣脱的东西。所以,孩子对父母的情感是非常复杂的。无论教师还是家长都要理性地看待这些生活中的难题。

一个人的情感、言行背后,有更为复杂的心理因素。学生在课堂上接受说教和灌输,如同无菌温室里培育的花草,经不得风吹雨打。所以,如何让学生感受父母之爱,关键还是看父母。让孩子感受父母之爱,不是满足孩子生存与生活的物质要求,不是培养孩子成为自己想象中的某一种人,而是尽可能地满足孩子的精神需要,让孩子感受到生活的快乐和父母的爱。当然,这种爱不是想怎样就怎样的一种空洞的快乐,而是陪着孩子读书,陪着孩子一起做游戏,陪着孩子一起学习,从而感受孩子成长的快乐和烦恼,与孩子一起成长。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无须让孩子流泪,也无须透支孩子的情感;孩子爱着父母,也感受着父母的爱。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