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幼教家教 农村学校如何做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 幼儿教师心中要充满爱 浅议家校共育策略 秋意浓 家校携手探索育人捷径  家长如何消除孩子的逆反心理 家庭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第7版:幼教家教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幼教家教
07
【理论探索】

农村学校如何做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

□ 韩照英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入城市打工或经商。其中,大部分农民收入偏低,工作强度大,劳动时间长,因此不得不把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由家里的老年人或亲戚、朋友代管。在众多的农村中小学里,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留守儿童。因为他们长期不能和父母在一起生活,在成长过程中缺少父母的教育和管理,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极易产生偏离,其个性心理发展往往异常,学习成绩不尽如人意,甚至有少数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这就给我们的教育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

作为一名有着多年实践经验的农村小学班主任,笔者认为,学校和家庭、教师和家长都要高度重视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的教育管理工作。面对瞬息万变的社会,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打破旧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寻求适应时代特点的教育新思路,不断改进教育的内容、方法和途径。那么,如何做好农村学校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让他们和其他学生一样,在同一片蓝天下健康快乐地成长呢?

近年来,济南市章丘区官庄街道田家柳小学针对留守儿童较多、负面问题凸显的实际情况进行了积极探索。

一、建立留守儿童专项档案,家校加强沟通和交流

学期初,学校召开专题会议,请全体班主任参加。经过研究、讨论,大家一致决定,把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排上工作日程,制定具体、详细的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方案,真正使学校成为留守儿童学文化、学做人、长身体的临时家园。为了加强学生、家长、班主任三者之间的联系与交流,教务处负责建立留守儿童专项档案,学生处开通亲情电话,各班班主任利用课余时间陪着学生给其家长打电话,向家长介绍在校学习和生活情况。除此之外,还利用适当的时机召开家长会,要求留守儿童的家长尽量参会,并且多与教师们交流,多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让孩子经常感受到父爱、母爱。

二、设立“家长开放日”,让家长来校与班主任相聚

每个学期,学校都设立“家长开放日”。同时,各年级每月安排一次“家长开放日”。“家长开放日”一般定在工作日,以方便留守儿童的家长与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见面交流,共同研究解决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在“家长开放日”到来之前,各位班主任利用电话、微信、QQ群等,与本班留守儿童的家长联系,要求他们无论离家多远、工作多忙都必须来校一趟。经过班主任的努力动员,大多数学生家长都能够准时返乡参加学校的“开放日”活动。即使个别家长实在来不了,也委托孩子的监护人参加。

三、实行“精准帮扶”,让留守儿童在学习和生活上有保障

学校建立了“精准帮扶”制度,为每一名家庭困难的留守儿童安排一位帮扶教师。各班班主任利用星期天和节假日进行家访,搞清楚本班留守儿童的人数、代理监护人的基本情况、父母外出务工的地点及联系电话、家庭基本经济情况等信息,并且提供给每一名帮扶教师,以便帮扶教师与留守儿童的家长沟通、交流。教师们利用课外活动时间与帮扶对象见面,解决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上遇到的困难,并指导他们读书、做家庭作业、做家务活儿。如今,这些帮扶教师成了留守儿童的“知心爸爸”、“知心妈妈”,赢得了学生及其家长的赞许。

四、成立“亲情小组”,让留守儿童相互“取暖”

留守儿童有着太多相似的特点:他们的父母不在身边,与爷爷、奶奶之间有着深深的代沟,感受不到温馨的家庭生活气氛,内心里感到孤独、自卑,对学习不感兴趣。根据这种情况,各位班主任让学生自愿“结盟”,在班里成立若干个“亲情小组”,每个小组都选出大家最信任的同学做组长;组长带领组员们利用课外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联谊活动,让同学们在活动中培养自信心,感受快乐,收获友谊。例如,笔者任教的班里有一个“亲情小组”,组长是留守儿童中的一个“活跃分子”,他组织小伙伴开展了“留守儿童心连心”活动。在活动中,留守儿童们加深了友情,互相说出了知心话,共同分享了喜悦、分担了痛苦。

五、用温情去抚慰留守儿童失落的心灵

首先,学校要求各位班主任多关心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和思想状况,对他们要特别增加感情投入,争取用温情去感化他们,尽量弥补他们缺失的亲情。其次,要求班主任经常对留守儿童进行家访,了解他们的家庭生活环境,关心他们的衣、食、住、行,抚慰他们失落的心灵,从而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目的。再次,要求各班开展励志教育活动,并且树立一名或数名留守儿童为励志的典型,以带动全体学生攻坚克难、奋发图强、不断前进。

六、用爱心引导留守儿童走好人生之路

爱学生是每一名教育工作者都必须具备的素质。对留守儿童来说,他们缺乏父母的爱,缺乏安全感,因而渴望得到老师、同学的挚爱和关怀。鉴于此,学校要求每一名班主任都把留守儿童当成自己的孩子,在日常工作中特别留意这些孩子的一言一语,关注他们的一举一动,并且根据他们的言行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因材施教。

例如,我班有一名留守女孩,她的性格特别内向,上课时从来不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下课后也不与同学们玩耍。于是,我便在课下主动接近她,并带领她与其他同学一起做游戏。在玩“老鹰捉小鸡”时,我有意安排她当“鸡妈妈”,让她体验到自己在班集体中的重要性。慢慢地,这个女生变得开朗了。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非常特殊,仅凭学校的力量很难彻底解决,因此迫切需要家庭、社会的积极配合。只有三方共同努力,才能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把学生培养成才。

(作者单位:济南市章丘区官庄街道田家柳小学)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