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艺苑  太行山写生 雁荡山写生 谈高中美术课中的国画山水教学

第8版:艺苑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艺苑
08

谈高中美术课中的国画山水教学

□ 日照一中 路镛

作者简介:路镛,日照一中美术教师、日照市首批美术学科骨干教师、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日照书画院院委、日照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山东日照人,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硕士。作品曾多次参加全国性大型展览,散见于《美术大观》、《美术报》、《中国书画报》、《中国画苑》。《水墨》、《今日画坛》、《艺术与价值》等杂志曾对其作专题介绍

中国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经过几千年的孕育,中国画成为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艺术瑰宝,在世界美术中独具特色,异彩纷呈。中国画按照表现题材分为人物画、花鸟画、山水画。山水画虽然独立成科最晚,发展却最完整,一部中国画的发展史就是山水画的发展史。近年来,我一直从事高中美术山水画模块选修教学,通过实践、探索,越发认识到,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加强学生对中国山水画的学习意义很大,现将教学心得略作浅述,与大家探讨。

选修山水画的意义

学习山水画对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具有重要作用。纵观中国的美术史,中国山水画兴盛、延续、发展的重担,都是由一批优秀民族文化者去承担,他们使得中华文脉代代相传。自隋唐以来,山水画逐渐兴起,到两宋时期达到高峰。即使在蒙古族统治的元代,仍然出现了令山水画面貌为之一变的“元四家”,并取得了巨大成就。到了满人统治的清朝,更有“四王”山水画统治中国画坛300余年,对传承中国画起了巨大作用。近代自“戊戌变法”和“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以“四王”为代表的山水画作为封建没落文化的代表被批判。陈独秀号召:“要想把中国画改良,首先要革王画的命。”这种对西方文化的全面肯定和对中国固有文化的全面否定,导致了中华古典文化的没落,对中国画及民族文化造成了毁灭性的冲击。进入21世纪,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一声重振传统文化的号角,给广大从事文化、教育的工作者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中国山水画作为反映中国文化境界和审美情趣的画科,是传统文化的载体,通过选修学习,对学生传承民族经典、启迪智慧、陶冶情操会起重要作用。高中阶段是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学生在这个时期适当选修中国传统山水画,对他们今后的发展会起到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

学习山水画的思路

首先,让学生欣赏经典作品,开阔学生的眼界。山水画的学习思路是灵活多样的,没有固定模式,可以结合高中阶段学生的特点实施教学。高中生具有很强的认知能力和鉴赏力,这使得对他们进行一些较深的鉴赏学习成为可能。由于众多客观原因,很多人对中国山水画停留在“写意”、“逸笔草草”、“不求形似”等一些片面的认知上,对中国传统绘画有很多误解。另外,学生多是通过画册、美术课本等途径认识一些名作,见不到原作,不能体会中国山水画作品本身的气势、墨韵以及精到的用笔,也就很难对这些作品产生认同感。针对这些问题,在山水画的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欣赏经典作品,选择能体现中国山水画最高水平的作品让学生欣赏,如宋代范宽的《溪山行旅图》、《雪景寒林图》,郭熙的《早春图》,元代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王蒙的《青卞隐居图》,明代沈周的《庐山高》等,并且范本都是日本二玄社的仿真复制品。将作品布置在美术教室,使学生零距离欣赏传统山水画的经典之作。在具体欣赏中,对每幅作品从技法到意境进行解读,使学生体会到作品传达给观众的意境:《早春图》的云气蒸腾、《溪山行旅图》的肃穆庄严、《雪景寒林图》的冷寂幽秘、《青卞隐居图》的繁茂葱郁。解读山水画经典作品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增强了学生对传统山水画的认同感,从而提高了他们练习山水画的积极性。

其次,让学生了解中国近、当代山水画大师的艺术成就、奋斗经历,认识到他们为传承、发展中国画作出的贡献。近、当代画家可以黄宾虹、陆俨少、李可染为主要学习欣赏对象,可以播放介绍他们生平、求学经历、艺术贡献的视频资料、专题片等。在欣赏教学过程中,我着重对陆俨少、李可染两位艺术家进行了比较式的研究学习,以“南陆北李——陆俨少、李可染山水画艺术浅析”为课题,结合两位艺术家的电视纪录片《百年巨匠》,使学生认识到他们各自的艺术成就及为山水画发展作出的贡献,最终得出结论:中国画的学习注重师古人、师造化,李可染、陆俨少都在这两方面下了大功夫。不同的是,李可染借鉴西方绘画的表现方法,用中国画的笔墨再造了一个水墨淋漓的世界;陆俨少则用传统的方法,在云水技法上超越了古人,发展了中国画的传统,使画作烟云涌动、生机盎然。 以中国画的纯粹性论,陆俨少高于李可染;以绘画的现代性论,李可染胜过陆俨少。从对中国画的技法发展、传承看,陆俨少的作用更大;从中国画师法大自然、对景写生、直接从生活中寻求感受而言,李可染的功劳胜过历代画家。“南陆北李”的共同特点是师出名门,善于思考,勤下苦功。通过欣赏古代经典作品,使学生认识到传统山水画的高度,通过欣赏当代山水画家的作品,使学生认识到中国画一脉相承、代代有续的发展特点,增强每名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从而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远大理想。

学习山水画的方法

首先从临摹树石法入手。中国画的学习注重“师古人、师造化”,“师古人”就是学习古人流传下来的绘画技法,最直接的方法是临摹。南北朝时期谢赫“六法论”中的“传移模写”指的就是临摹。山水画的临摹学习从树石法开始,树法在一幅画中尤为重要。临摹树法要掌握的内容有,树的起手方法、要领;从枯树开始,了解鹿角、蟹爪枝画法;掌握各种夹叶、点叶的画法、组织要领;从单棵树过渡到丛林;各种常见树如松、柳、梧桐等的画法。学生临摹时可选的范本很多,但总体还是要做到取法乎上。陆俨少是中国山水画一代大家,更是一位令后人敬仰的美术教育家。他汲取中国传统绘画之精髓,深入生活,以纯正深厚的笔墨绘制了大量课徒稿,为后人留下了宝贵财富。中国美院山水画临摹教学以陆俨少的课徒稿入手临摹,其他院校此后也逐渐应用。陆俨少的课徒稿技法高超,堪比宋元,难度系数超过“四王”。研读、临摹陆俨少的课徒稿可以了解掌握中国画笔墨及其结构和规律,了解画理及画法,为通向明、清、宋、元绘画的学习做好技术准备。《芥子园画谱》是一部中国传统绘画的经典课本。“芥子园”是清代著名文学家李渔在江宁建造的私家园林。在园林中,他收集了大量文学、戏剧、书法、绘画典籍,并自己刻刊图书。李渔与女婿沈心友在讨论绘画理论时突发灵感,起意编刻中国画绘画技法教材。康熙十八年,王概首编《山水画谱》完成。画谱系统地介绍了中国画的基本技法,浅显明了,从用笔起手方法到具体景物的笔墨技法,再到章法布局,为学习者提供了详尽、完整的教材,宜于初学者习用。近现代名家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傅抱石等都把《芥子园画谱》作为进修的范本。《芥子园画谱》受当时条件限制,刻印效果远不及绘画原作,不能正确体现、还原中国画用笔、用墨的精妙,初学者容易陷入追求“刻笔”、“刀味”的误区,加上画谱墨色没有变化,致使初学者对“笔墨”的了解如雾里看花。所以,临摹时要去掉“刻”味,加上主观意识,注意笔墨变化,方为正道。基于此,《芥子园画谱》在印刷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功能更多体现在对照图例、研读文字,而不用下太大功夫去临摹。

其次是对山水小品的临摹。对树石法的临摹练习后,可以逐渐过渡到临摹山水小品、册页,或对完整作品做局部临摹练习。这些范本可以是宋人团扇,也可以选择“四王”的作品。另外,金陵画派的龚贤、明人董其昌的册页作品,都可以从中摘出树法进行临摹学习。这些作品中除了龚贤的个性较强外,其余都是偏重技法型。初学者切忌学风格强烈型作品,个性太强的作品容易学像,但也会被摹本套住。在学习技法型作品后,由此可以上追宋元,不会学偏。在山水小品的临摹中,可以在画面构图上用心体会,学习古人经营位置的方法,为将来临摹更复杂的作品储备能量。

教学中的其他相关问题

一、工具材料。“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山水画的工具材料比较简单,但必须做到精细才能把画画好,尤其对笔和纸要求较高。我根据多年经验认为,所选狼毫山水笔一支不能低于40元钱才会用得比较顺手,临摹用纸可以选择元书纸或半生半熟宣纸。毛毡及调墨的小盘、笔洗都可以一个小组同学共用,以减少占用画案面积。在具体教学中可以将材料统一备好,存放在美术教室,避免学生忘记带材料而影响教学进度。临摹范本由教师选择好,统一发放给学生,学生可以相互之间借用临习。

二、对学生山水画的评价方法。传统山水画的评价标准是比较高的,就像陆俨少评价一幅好画的标准是看它的气象、笔墨、韵味。这三点如果达到标准,即好画,否则就不算好画。但是对高中选修山水画的学生进行评价,我们要降低要求,根据学生的水准、基础做合适的评价。总体上要把握用笔稳健,用墨出浓淡,画面有虚实、疏密对比等基本要求。以提高学生动手体验的兴趣为主,不可一味要求笔墨质量而使学生有畏惧感,致使下笔拘谨,毫无生意。

三、及时展示优秀作业,创设学习氛围。在教学中对优秀作业要及时张贴展示,既是对作者的鼓励,也对其他学生起到了督促、示范效果。对优秀作业的作者要做到随时反馈告知,让他们的积极性得到激发。同时可以利用微信平台发布、布置小型展览的形式对优秀作业进行阶段性推广展示。

四、分等级教学,提升优秀学员的水平。在教学中发现接受能力强、艺术感觉好的学生,要及时给他们调整学习内容,增加他们的作业难度,让其临摹范本更丰富。这些学生可以通过几课时完成一幅作业,从中获得成就感。

五、临摹不是最终目的。通过欣赏历代大师的经典作品和当代画家的代表作品,教育学生明白临摹只是山水画学习的入门基础训练,不是最终目的。临摹一段时间,掌握了基本绘画技法后,画家需要走进大自然,从大自然中收集素材、获取创作的灵感,也就是古人所说的“师造化”。艺术源于生活,优秀的中国画也是不能脱离生活的。

六、拓展山水画包含内容,注重学生的全面修养。中国山水画包罗万象,就像一个小宇宙,无所不包:点景人物、楼宇建筑、桥梁船舶、飞禽走兽、风雨雷电等都能入山水画,这就需要画者具有多方面才能。另外,中国画自宋代以来,出现了一些诗人兼书法家的画家,像苏东坡、米芾等。他们开始在自己作的画上书一段题记或一首诗。这样,诗、书、画开始结合起来,出现了中国画历史发展中的文人画。文人画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个专有名称,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的绘画,以区别于民间画工和宫廷画师的绘画。到了元代,随着文人画的继续发展,印加入了诗、书、画的行列,于是诗、书、画、印结合这一艺术形式出现了。到了明清时期,诗、书、画、印结合的艺术形式日臻完善。所以,一个优秀的中国画家必须注重诗、书、画、印的全面修养,近代的吴昌硕、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就是“诗书画印”全才的优秀代表。

综上所述,在进行高中美术国画山水教学时,内容方法可以灵活多变,作业难易程度也要因人而异,使山水画的选修课变为学生紧张的文化课学习之余的休闲放松活动。通过对纸上山水的绘画体验,把他们的思绪引入大自然千变万化的山川中,去体会宋人郭熙“不下堂筵,卧游其中”的山水画审美功能。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