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育杂谈 也谈教育的“真”  优先发展农村教育才能实现乡村振兴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学校应当多植树 请谨慎使用学生的名字 漫画“入园难” 莫把班级文化“片面化” 教师应给每个孩子“三颗糖”

第7版:教育杂谈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育杂谈
07

请谨慎使用学生的名字

□ 穆林海 安立国

我们从事的职业决定了我们面对的是特殊群体——学生,学生的年龄阶段决定了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成人世界里也许是不起眼的一件小事,却有可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心理变化,从而产生不可预知的外显行为。我们既是教育者,也是学生成长中的重要引领者。对任何可能对学生产生影响的行为,我们都应该进行认真、细致的思索,采取谨慎的措施,避免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

我们的文章公开发表在期刊上,其中不免有关系学生的教育故事。别说我们直呼其名,即使采用化名的方式,他们也有可能对号入座。特别是一些反面案例,很有可能对学生造成不必要的心理伤害。即使万中有一,也是我们不愿看到的。只要我们谨慎一点,这类事件就是可以避免的。

目前,学生的隐私权、姓名权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与尊重。我们的学生在个体上是独立的公民,具有完整的人格,属于社会的一员,享有包括姓名权在内的一切公民权利。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尊重法律法规,对学生的包括姓名权、隐私权在内的一切权利给予充分的保护与尊重。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我们给学生做表率的一种方式。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尽可能使用学生的化名。如果确实需要使用学生的名字,就一定要征得学生的同意。对一些涉及学生隐私的事,特别是较为敏感的事情,如学生的家庭问题,我们要尽可能回避。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