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校长视线 课程改革驱动教学方式改变 校长应离学生近些再近些 问计于师  课程建设需要校长提升课程领导力  “回”字形楼应慎建

第4版:校长视线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校长视线
04

问计于师

□ 海阳市教体局 由洪晓

某中学校长一上任就决心办一所高质量的学校。为此,他十分敬业,参与听课评课,不停地学习、读书,经常带领教师外出参观学习。但几年过去了,成效并不明显,借鉴各地经验实施的一系列改革,并没有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他很有挫败感。

有良好的愿望、有学习进取之心,对校长来说难能可贵,对校长办好学校极为重要。但仅有这些是不够的,办好学校还要求校长善于寻找达到目的的方法。我一直认为,办好学校的重要方法是“问计于师”。一所中等规模的中学,教师人数在百人以上,这样的学校必定卧虎藏龙,有一批教育教学高手。另外,教师经过多年积淀,对学校教育教学有清晰了解,他们熟知学校的经验、问题、弊端,也必定知道解决问题的一些办法。问计于师,应该是校长一种重要的领导方法。

多年前,《中国教育报》曾报道一位校长治理一所薄弱学校的经验。这位中学校长就善于问计于师。他与教师促膝谈心、开会纳谏、登门问计,从而使学校形成了浓厚的教学氛围:只要有利于教学的好点子、好建议,都会被采纳。校长有善待教师的微笑,有尊重教师的包容,有从善如流的坚定。正是依靠问计于师、集体智慧,学校在短时间内跨入全省名校行列。

一代伟人毛泽东曾告诫各级领导:“我们切不可强不知以为知,要不耻下问,要善于倾听群众的意见。先做学生,然后再做先生;先向下面的干部群众请教,然后再下命令。”校长如果能广开言路,与学校的其他领导一道多听一线教师对教学、学生管理的意见,特别是注意总结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根据自己学校的教学实际作出决策,那么这样的学校更容易管理好教师和学生,更容易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因为决策来自本校教师的意见,教师更乐于执行。

有校长担心,问计于师,甘当小学生,是不是会影响校长的权威?实际上,这不仅不会影响校长的威信,相反会增加校长的威信。“从善如流,从恶如崩。”唐太宗李世民开创“贞观之治”,最让后人称道的是虚心纳谏;陈廷敬是清朝名臣能官,从善如流,正是靠着这样的品质,让他成为一个标杆。一位虚心接受教师意见和建议的校长,在教师心目中更有分量,威望也会更高。

如果校长闭目塞听、堵塞言路,闭门造车做决策,最终逃脱不了失败的命运。当然,教师的话有正确的,也有不正确的,听了以后不能盲信,一定要加以分析。对正确的意见要认真听取,对片面、错误的意见也要认真倾听,从中吸取有用的信息,这对提高校长的综合能力大有裨益。同时,校长还要善于综合不同层面人的意见、信息,做出正确决策。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