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调研之我见
教师只有对学生所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环境进行调查研究,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的成长经历和学习生活环境,掌握多方动态,才能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笔者认为,教学调研分为学校环境调研、家庭情况调研、社会环境调研和教师平行调研4种形式。
一、学校环境调研
它指的是,在现有教育环境下,评估学生所在学校所处的水平以及学校对学生的成长所能指引的高度。在义务教育阶段,由于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存在差异,不同的学校所能提供的教育资源有很大的差别,因此造成学校之间的差异。
近年来,国家对教育的投入有了显著增加。从纵向来看,学校在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方面都有了明显改观。例如,笔者所在的学校已建起了新的教学楼,能够保障学生有舒适的学习环境;配备了全科教育教辅器具,各种器材和设施配备齐全。同时,学校还定期开研讨会,为教师提供进修的机会,要求教师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我。
二、家庭情况调研
学生放学后回到家中,即成为家庭的一员。这一身份的叠加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教师进行家庭情况调研的目的是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和家庭背景。
社会由一个个家庭组成,家庭又由一个个成员组成。作为家庭中的一员,学生受到家庭环境的深刻影响。学生在入学之前由家长照顾成长,上学以后仍然离不开家长的引领和指导。就像DNA遗传一样,每个学生身上都有家长的印记。因此,教师应该逐个了解班里的学生,通过登记填表、分别谈话和上门家访等方式,掌握学生的家庭情况。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我班学生全部来自农村家庭,其中有18名学生的家长在本地从事农业劳动,有5名学生的家长常年在外打工。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坚持定期进行家访,还经常召开家长会,及时与家长沟通。
三、社会环境调研
社会环境对家庭的认知、学校的教育理念等都有巨大的影响。从横向来看,不同地区的社会环境有差异;从纵向来看,不同时期的社会环境有差异。不同的社会环境会对家庭和学校产生不同的影响。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影响下,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就会逐渐趋同社会大环境。例如,“孟母三迁”的故事就说明社会环境深刻地影响着少年儿童的学习和成长。
四、教师平行调研
平行调研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与其他教师的交流和沟通,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敦促自己不断学习和成长。开展平行调研的意义在于进行自我定位,优化教学方法,调整教学规划。教师进行教学的过程也是自我发现和成长的过程,观摩其他教师的教学艺术和课堂规划是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研是一个持续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发现的过程,还是一个改革创新的过程。随着教学的推进和深入,不同方向和不同要求的调研将不断出现。教师做好调研工作,不仅能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扬长避短,而且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