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育杂谈 课堂教学更是文化的浸润与传承过程 家访,让教育彰显温度 书不仅是生活,而是现在和未来文化生活的源泉。 调研之风让教育决策更接地气 校园文化建设须“从纸面落到地面” 农村学校应保留些“农味”

第7版:教育杂谈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育杂谈
07
【舜耕笔谈】

课堂教学更是文化的浸润与传承过程

□ 本期主笔:孙明霞

有人说:“文科(如语文、历史等)的课堂可以传递文化,理科(尤其是你教的生物课)怎么传递文化?”这促使我进一步思考:理科教学的文化在哪里?如何让文化浸润所有的课堂并使之代代相传?

任何学科的教学都不能脱离知识而存在,尤其是科学课,知识贯穿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以说,没有知识的教学是不存在的。尽管知识如此重要,但知识并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而是教育的载体,知识本身就承载着文化。

譬如,给学生讲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涉及食物链、食物网等知识,学生在学习中认识到任何一种生物的生存、繁衍都与环境中的其他生物及非生物发生关系,进而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组成。学习这些知识,不是为了让学生记住应付考试,而是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渗透生态学观点:任何一个生态系统中,不能人为地增加一个物种或者消灭一个物种。否则,将会给整个生态系统带来严重破坏。虽然生态系统有一定的修复能力,但修复能力是有限的。一把火可以在一瞬间烧毁一片森林,导致植被的损毁,也危及森林中的所有生物;而要恢复这片森林,恐怕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努力。这样的学习,学生自然就很容易理解森林防火、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了。

梳理初中生物教材中的知识,可以说,、任何知识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有其自身的逻辑和系统。教学中如果能够充分挖掘知识本身所蕴含的文化,知识就不再是单纯用来应付考试,而是与文化融为一体,服务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知识与生活链接,拓展到生活中,更与文化密不可分。

讲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要让学生认识呼吸道中的毛细血管、黏膜、纤毛等对空气具有温暖、湿润、清洁的作用。如果只让学生记住相关的知识点,那么学生就会囫囵吞枣,不能消化、吸收这些知识。教师也可以把知识与学生自身的生理特点结合,与每个学生的生活相结合,将知识拓展到生活中。例如,前两年,因为空气污染严重,学校只好取消体育课等各种室外活动,甚至放假让学生回家自习。学生感受深刻,自然而然地关心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

学习人体营养与消化以后,学生通过认识各种营养成分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并且结合自身的成长,意识到合理膳食的重要性,改掉了挑食或暴饮暴食的不良习惯;通过对街头的垃圾食品进行调查,大部分学生意识到食品卫生与安全关乎每个人的健康。这样的学习所传递的不只是知识,而是深厚的文化。

学生走进课堂,除了学习知识,还要学习一种重要的关系——人际关系。

有人说,师生关系本身就是教育,我深以为然。因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一种很重要的文化。教师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课堂教学、对待学生,学生就会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学习、对待他人。从长远来看,教师的态度还会影响学生将来对待工作的态度。教师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用心准备教具、学具,采集标本,制作精美的课件,不只是为了吸引学生,增加课堂的直观性,更是将自己对待工作的态度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如果教师用一颗敬畏之心对待知识,引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学生就会以敬畏之心对待知识。这样一来,学生对知识不再死记硬背,而是怀着对知识的敬畏和尊重走进课堂,走进知识的海洋。

除了对待工作的态度,还有对待学生的态度,二者都很重要。教师要把学生当作有独立人格的人,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理解每一个学生,接纳每一个学生,宽容学生的错误,善待学生身上出现的问题,对每一个生命都怀有同情和悲悯之心。如果我们能做到这一点,真善美的种子就会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学生就学会尊重,拥有尊严;学会理解他人,同情弱者;学会包容,学会与人相处;学会爱,学会善待他人……多少年之后,学生未必记得曾经学过的某些知识,但一定会记住老师对待工作、对待学生的态度,并且把这种态度当作自己的工作准则、生活准则。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可见,课堂教学不只是让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的过程,更是浸润文化和传承文化的过程。教育者唯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在教学中摒弃功利思想,突破“应试教育”的束缚,把学生放在首位,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