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育杂谈 课堂教学更是文化的浸润与传承过程 家访,让教育彰显温度 书不仅是生活,而是现在和未来文化生活的源泉。 调研之风让教育决策更接地气 校园文化建设须“从纸面落到地面” 农村学校应保留些“农味”

第7版:教育杂谈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育杂谈
07
【且行且思】

家访,让教育彰显温度

□ 井绪军 李秀媛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一样,每个孩子都是具体的、独特的。

家访,是带着问题去寻找问题产生的原因,发现问题的真相、根源,并力求解决问题的过程。与传授知识不同,它更需要通过“望、闻、问、切”各种手段全面综合地分析有关信息,做出准确的判断。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感受到教师的关心、认真和执着,从而赞赏教师的做法,对教师产生信赖之情。这是学生最需要的,也是教师想要达成的家访效果。

家访密切了家长与教师和学校的关系,使得家长、教师自觉地形成一个以孩子的成长为中心的 “教育的共同体”。而这种“集体意识”,对于化解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一些潜在问题和矛盾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应该说,在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家长与教师出现分歧是难免的,也是很自然的。笔者认为,教师与家长之间之所以问题频出、事件多发,成为社会舆论的焦点,是因为双方缺乏必要的交流和沟通。在教育孩子这个问题上,家校双方往往因为想法、做法不同而起争执。由于不存在一种关系较为密切的语言环境,再加上二者未能及时沟通,因此产生矛盾。时间长了,矛盾聚集得多了,小事就会变成大事,以致酿成冲突事件,在社会上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反之,倘若教师和家长联系密切,沟通交流顺畅,即使出现一些问题,也能够积极地站在对方的角度看待这些问题,多一些宽容和理解,自然就不会小题大做了,更不会那么“不担事”了。

对教师而言,家访何尝不是一个自我反思、自我教育、不断提高的机会?前提是教师不避讳自己身上所存在的问题。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教师从学生那里发现了什么样的问题,就要想到自身方面也必定会存在着一个相应的问题。如果教师把问题当作研究课题,就能够有效地解决问题,从而实现教学相长。笔者认为,之所以有那么多的人感到“现在的教师不好当”,是因为陈旧的教育理念以及贫乏的教育教学手段跟不上家长和孩子日益增长的多元化的需求。从这个角度来看,家访正是了解学生及其家长需求的窗口,也是教师超越自我的平台。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虽然“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的观点饱受争议,但作为教师自我鞭策、砥砺前行的利器,却是非常合适的。

教育,绝不是一蹴而就的。有的教师认为,凭着几次谈话就能让孩子醍醐灌顶、幡然醒悟,来个脱胎换骨的大转变。这是高估了教育的功效。一次、二次、三次的家访并不是家校联系的终点,孩子成长中所存在的问题也不会是一成不变的。但是,我们相信,总会找到一把又一把钥匙,去打开每一个学生的心扉。教师只有不断地对学生跟踪指导,与其家长密切沟通交流,并且及时地调整策略,遵循教育规律,才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作为教师,我们应当对学生存有一份宽容、耐心和希望。家访是一个系统的而非孤立的事情。教师通过家访,与家长面对面地交流,让学生及其家长感受到来自学校的温暖。这份温暖来自教师的敬业、责任和担当,而非其他。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