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育杂谈 课堂教学更是文化的浸润与传承过程 家访,让教育彰显温度 书不仅是生活,而是现在和未来文化生活的源泉。 调研之风让教育决策更接地气 校园文化建设须“从纸面落到地面” 农村学校应保留些“农味”

第7版:教育杂谈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育杂谈
07
【教之有道】

农村学校应保留些“农味”

□ 王洪聚

经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广大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明显的改观,都有了绿化硬化的校园环境,现代化的图书室、实验室、微机室、舞蹈室等。可以说,城市学校有的东西,农村学校也都具备了。校园绿化被整齐的观赏景观替代,能硬化的地方全部被水泥地面覆盖,价格昂贵的钢琴被安置在空空的舞蹈房里。笔者漫步在这样的校园里,在为农村教育快速发展而感到欣喜的同时,心里总觉得少了一点东西。农村学校争相向城区学校看齐,失去了原有的“农味”。农村的孩子也渐渐与城市的孩子一样,在家庭和学校的双重呵护下,失去了劳动锻炼的机会。

其实,农村学校在苦思冥想“特色”的时候,在抱怨缺乏特长教师的时候,在认为校本课程难以开发的时候,却忽略了自身的资源和优势。农村学校地处农村,有广阔的田野。田野上,春天生机蓬勃,秋天硕果累累……这一切不正是我们要寻找的教育资源吗?只要用心,这些“农味”就可以成为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农村学校的占地面积相对较大,不像城区学校那样寸土寸金。我认为,在空旷的校园里,不必全部绿化和硬化,不必过多地栽植那些观赏性的树木和花草;而可以开辟出一片片植物园,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管理,让学生亲自动手,种植一些当地的农作物,然后仔细观察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的过程。春天,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们走出教室,拥抱自然,看姹紫嫣红、万物勃发;秋天,可以与学生们一起走进田间地头,与农民伯伯一起刨花生、掰玉米、挖地瓜,分享收获的喜悦。这一切不都是农村学校的优势吗?这一切不都是学生们所需要的吗?只要教师用心挖掘一下,这些农村资源就可以与学校课程联系起来,成为学校课程的有益补充和延伸。

可以说,体验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教育方式。学生常常对自己亲身经历的东西记忆深刻,而农村学校更具备让他们体验自然、体验劳动、体验生活的便利条件。1998年,笔者在农村初中任教时,曾组织几十个学生游历黄河。虽然不少学生到过黄河边,但是集体出游还是第一次。他们骑着自行车,一路高歌,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有的同学累了,其他同学会给予鼓励。学生们在黄河岸边欢呼雀跃,并且拍摄了珍贵的照片。其中,学生们体现出的协作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给我带来一份惊喜。时至今日,他们在聚会时还常常谈起那次出游,回想起大家相互帮助的情景和相互鼓励的话语。但是,在当下教育中,我们很少给予学生亲身体验的机会,也常常考虑到安全问题而放弃外出的想法。

教育资源的利用、校本课程的开发不能离开学校自身所处的环境,不能舍近求远。同理,农村学校的发展也不能完全脱离农村的丰富资源。我认为,农村学校培养的学生不能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农村学校更不能丢掉带着泥土芬芳的“农味”。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