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育杂谈 教师应常教常新 “首先自己得有那个念头” 画外音 文具店变“手机网吧”令人忧 “硬课”需要“软招” 以晋升职称为目标的论文为什么会盛行 汉字的灵性和温度

第7版:教育杂谈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育杂谈
07
【新闻热评】

“硬课”需要“软招”

□ 王靓 张学炬

杨宗丽是中央民族大学的思政课教师。这一学期,她负责给本科生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赶上杨宗丽上课时,这个能容纳200人左右的大教室总是显得太小。杨宗丽从教33年,教的都是诸如《中国革命史》《毛泽东思想专题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等相对难啃的思政类“硬课”。但是,在每学期期末任课教师评分中,杨宗丽已连续十几年名列学院第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门枯燥深奥的课。任课教师必须有精湛的专业素养、过硬的教学能力,方能高屋建瓴,把知识讲到点、讲到位,给学生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引导,让学生走好人生路。但是,要想上好这门“硬课”,还需要一些“软招”。

思政课要适当地加些“作料”才行。否则,即使营养再丰富,也可能淡而无味。“作料”从哪里来?当然来自沸腾的现实生活。杨老师是一个“攒资料”的高手。“小时候经历的事儿”“昨天刚看的电影”以及时事热点、政策法规甚至与别人的聊天内容等,都被她装入讲课的“行囊”。她总是能在课堂上最需要的地方拿出来,讲给学生听。马克思主义理论加上这些东西,就变得鲜活起来,可爱起来,不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

思政课应该是行走的课堂。高校的资源很丰富,但毕竟是有限的,而且有些还较为死板,缺乏灵性。因此,任课教师要把眼光放长远一些,去社会上寻觅更多、更好的教学资源。杨老师在空闲时间时常带领学生骑着自行车游览北京的历史文化遗迹,并且在现场讲课。在卢沟桥、北京大学红楼、新文化运动纪念馆等地方,杨宗丽给学生们当导游,如数家珍地讲历史文化遗迹背后的故事。故事里蕴藏的一些红色基因、一些做人的道理,就如河水一般不断地浸润着学生的心田,冲刷着他们的灵魂。同时,在一次次的行走中,在一次次的倾心交谈中,也不自觉地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为教师更好地传授知识打下了良好的情感根基。

思政课要求教师是讲故事的高手。讲什么、如何讲是衡量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专业水平的一把尺子。这是因为,不同的讲课内容、不同的授课方式往往会产生不同的授课效果。这种讲故事的能力并非人人天生就具备的。教师必须在干中学、学中干,有一种不怕吃苦的钻研精神,有一种韧劲、痴劲。杨宗丽老师也曾是一个啥也不会的授课“小白”。在第一次给学生上课时,她几乎是站在讲台上背诵自己的讲稿。但是她并没有气馁,而是经常琢磨,反复练习,向讲得好的老师学习。后来,她取得了真经,并形成了一套特有的授课风格,赢得了学生的认可,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堂上的“网红”。

马克思主义并不遥远,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思政课的教师应努力做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的融合,像杨宗丽老师的课堂教学那样,让理论知识在学生的心湖中荡起层层微波。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