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育杂谈 教师应常教常新 “首先自己得有那个念头” 画外音 文具店变“手机网吧”令人忧 “硬课”需要“软招” 以晋升职称为目标的论文为什么会盛行 汉字的灵性和温度

第7版:教育杂谈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育杂谈
07
【心有灵犀】

汉字的灵性和温度

□ 朱年强 张波

汉字承载着灿烂厚重的中华文化,是世界上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创造了世界文明的奇迹。每一个汉字都沉淀着一个人、一个国家、一段历史的精神文明。从最早的甲骨文、金文到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汉字不断变化。但是,不管如何变化,其基本结构没有变。

汉字是有灵性的。由点、横、竖、撇、捺组成的汉字,不是僵硬的符号,而是有着独特性格的精灵。每个字都有着不同的风韵。例如,一个草书的“舞”字,就把那舞者轻盈的舞步、飘逸的衣裙以及婀娜的舞姿展现得惟妙惟肖。汉字笔画的书写起落有致,形态万千。晋代卫夫人论书法时说:“点画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如崩也;横画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竖画如万岁枯藤,撇画如陆断犀象,捺画如崩浪雷奔,斜勾如百钧弩发,横折如劲弩筋节。”每个汉字本身就是一个想象的天地,任我们驰骋在知识的大道上,享受无穷的乐趣。汉字的四种声调以及轻声、变调形成了平平仄仄的音乐美,朗读时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或高山流水,或委婉缠绵,或汹涌澎湃,或叮叮咚咚,错落有致,音韵和美,叩击心弦,形成韵律美;写在纸上,亭亭玉立,钢筋铁骨,富丽堂皇。形、音、义三维空间的汉字赋予了我们美的享受和熏陶,形成结构之美。

汉字是有温度的。汉字的温度强调汉字的丰富文化精神内涵,是传承传统文化最直接、最生动、最具体的体现。如“海内存自己,天涯若比邻”中的“比”,本义是“挨着、靠着”。甲骨文中的“比”字就是面朝右并立着的两个人;这两个人紧紧地挨在一起,就是“比”的本义;只有挨得很近才有比较的可能,所以产生了“比较”“好比”之义;由“比较”引申为比喻,是古代赋诗作文的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如“讽君子小人,则引香草恶鸟为比”。在教学中,教师只有引导学生探究字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的相关知识,才能开阔学生的视野,赋予课堂教学以张力。正如于漪所说:“对学生进行汉语教育,不仅让他们理解汉语言文字的优美、简洁、深刻、和谐、丰富的内涵和联想空间,而且能以优秀的文化传统对学生进行精神哺育。”

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创新,逐步形成横平竖直、上下包容、左右礼让、中正平和的特点。这也正是汉字的独特之处。写字和做人是一脉相承的,而不是简单的提笔、落笔。人通过笔墨纸砚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字与人的道德品质圆融相通,即字如其人。在教学中,教师只有以字育德,以字启智,以字促美,才能彰显汉字的传统文化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们感悟汉字的灵性和温度,对汉字怀有敬畏之心。那些精致灵动的文字会默默浸染师生的情绪,在师生灵魂深处构筑一片净土。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