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工作研究 让红色基因伴随每一个孩子成长 教会学生承担责任 创设情境实现教学目标 “体验”数学的快乐 如何正确应对叛逆的孩子

第6版:工作研究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工作研究
06
【教学案例】

创设情境实现教学目标

——《生物多样性》课例分析

□ 济南市第二十七中学 王雪

提到生物的多样性,我们会联想到地球上丰富的生物种类,以及在这些丰富的生物种类背后多种多样的基因和由此形成的丰富多彩的生态系统类型。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对《生物多样性》这一节的三维教学目标是这样界定的:第一,在知识目标上,尝试根据一定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描述病毒和细菌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概述植物如藻类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等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概述无脊椎动物类群如环节动物、节肢动物等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概述脊椎动物类群如鱼类、鸟类、哺乳类等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第二,在能力目标上,要求培养学生能够在活动中发展观察、调查、描述等的综合能力;并能够尝试根据一定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培养学生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第三,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上,关注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认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热爱自然、热爱生物界,理解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为了达到这个三维目标要求,常规思路下的教学策略通常是这样的:第一,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不能干巴巴地讲。无论是细菌、真菌、植物还是动物,让学生看得见直观实际的东西,如实物或者标本、模型、图片等。在这一点上,实验室标本的保存、丰富和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第二,利用比较、归纳的方法找到细菌、真菌、植物类群、动物类群的区别,并归纳出每一个类群的特征。第三,运用正确的方法对生物进行分类。第四,收集珍稀动植物的资料并加以整理,和当地的环境条件、具体情况等相联系来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我通过对课标进行分析,认为这一节包含3层具体含义,即物种的多样性、遗传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受限于课时总量,课标对这一部分的要求相对来说是简单的,强调学生对生物共性的认识,弱化对生物个性的认识,因此很多知识不能只依靠在这一节课落实,应该渗透到每时每刻。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以概括知识传授为主,还是以体现教育思想为主?经过慎重的思考,我认为这节课应该改变常规的教学模式,就是改变以往给学生列举大量生物多样性实例的方式,专注于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使学生能够在思想上树立与地球上所有生物成为好朋友的意识,进而通过情感带动日常自发地关注生物多样性的行动,自我学习生物多样性的相关知识,并培养相应的能力,树立正确的情感。这是我在整体思路上对这节课的把握。谈到具体的教学策略,因为这部分内容的事实性知识比较多,相对来说比较枯燥,怎样做到充分利用课堂上的45分钟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跳一跳,摘桃子”呢?我决定尽可能多设计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动起来,而不是死记硬背,从而可以在不太累、很轻松的氛围中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上备课核心确立之后,我开始收集资料并进行设计。首先,要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这节课的主导地位,需要给整节课创设一个非常适合的情境。这时,我想到了我国的科研成果——载人飞船。假如学生们登上我国的载人飞船,他们会有怎样的表现呢?

带着这个好奇心,我设计了以下4个科研活动。科研课题一:“人类到底有哪些朋友呢?这艘载人飞船该设计多大呢?”科研课题二:“人类在地球上有种类繁多的朋友,它们的生活环境相同吗?它们如果要在飞船上愉快地生活,飞船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环境呢?”科研课题三:“为什么地球上会有生物种类多样性和生态环境多样性呢?怎样才能让二者在飞船上继续保持呢?”科研课题四:“这艘飞船只有建得像地球那么大,才可以容纳人类所有的朋友。如果技术上达不到,在万不得已的时候,我们应该选择哪些朋友、舍弃哪些朋友呢?”

通过这4个科研课题,可以将小组活动和创设的情境相结合;同时,顺着这4个科研课题的思路所引出的后续活动,可以把这一节课的知识主线和能力目标体现出来。举个例子来说,针对科研课题一,我要求学生通过观看一段视频,找到视频中出现的人类朋友有哪些,从而得出生物具有多样性这一结论;之后,通过一个小游戏请学生对视频中出现的生物进行分类。这样既落实了知识目标,又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总之,通过这4个科研课题,既在知识目标上体现出了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又通过活动完成了本节课在能力目标上的要求。

整节课完成后,情境的创设是本节课最突出的亮点。通过贯穿始终的情境设置和活动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既学习了生物学知识,又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培养了深厚的爱国之情和民族自豪感,并树立了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达到了本节课的预设目标。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