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育杂谈 文化自信: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价值取向 这样的毕业典礼缺少了教育情怀 网络时代,“读屏”莫如读书  如此“名师” 格言话读 别辜负了校园美景 我的“书院”与“学堂”

第7版:教育杂谈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育杂谈
07
【舜耕笔谈】

文化自信: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价值取向

□ 本期主笔:陈培瑞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文化自信,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根基、文化本质和文化理想,标志着党和国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了更加明确而开阔的文化建构。”中小学是文化建构的主要阵地,应当把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作为传统文化教育的主旋律和核心价值取向。

纵观当今中小学普遍开展的传统文化教育,笔者心中有欣喜,也有隐忧。喜的是,许多学校对传统文化教育越来越重视,教育内容不断拓展,教育形式不断创新。就内容而言,涉及古诗文、传统书画、乐器、棋类、玩具、文物、名胜、戏曲等领域。就教育形式而言,已经由经典诵读、书香校园、书法拓展为主题课程、研究性学习、研学等更深入的形式。就效果而言,主要表现为学生的传统文化视野有所拓宽、经典记忆增多、兴趣提高、认同感增强。忧的是,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有些泛化和碎片化。有些学校偏重特色和亮点,追求“你无我有,你有我特”,过分偏重某一项、某一个点上的教育,缺失了传统文化教育的相对完整性。在价值取向上偏重知识记忆、技能学习、大赛获奖,淡化了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价道取向。

中小学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到底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让学生背《论语》《三字经》《百家姓》及古诗文吗?是为了让学生学习书法、学唱京剧、学弹琵琶和古筝吗?是为了培养少数“笛子”,让他们一鸣惊人,为学校争光吗?这些动机和价值取向都很直接、很现实,不能算错误,但境界不高,绝非弘扬传统文化的本质与主流。

一个生生不息的伟大民族必定具有深厚的文化根基,并且世代传承和发扬光大。与中华文化并行产生的古希腊文化、古罗马文化、古巴比伦文化为何滞留于历史的长廊里?中华文化为何在近代面临厄运、在世界文化中被边缘化?重要原因之一是民族劣根性放大,缺失了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文化的传承更重要的是透过多姿多彩的文化现象及表征传承其中的思想、感情、智慧、意志和力量。

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既创造了璀璨夺目的文化,又造就了不屈不挠、奋发向上的优秀品格,形成了以杰出的历史人物为脊梁、以博大精深的思想宝库为源泉、以丰富的文化遗产为特征的精神财富和物质文明。在中小学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整体感知、把握神韵,从而体察精神,增强价值认同和民族自豪感,提高文化自信。要达到此目的,我们应把握以下三点:

其一,读经典、知传统。这里所说的“读”应当是“大阅读”,既包括学经典,又包括“读”名胜、“读”文物。通过广采博取,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意蕴和灵魂。例如,有些学校以文科教学为主渠道,辅以《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及其他经典的校本教材,通过朗诵、解读、表演等形式,拓宽学生的历史视野,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

其二,明其理、凝共识。所谓“明其理”,是指引导学生明白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的道理和精神。所谓“凝共识”,是指扩大和统一学生对中华文化的价值认同。比如,有些学校通过经典解读、实地研学、观看音像资料等形式,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传统美德是什么、民族精神是什么,经过集思广益,达成共识。中华传统美德:志向高远、诚实守信、刚正不阿、自强不息、重德贵义、律己修身。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自强不息精神、勇于担当精神、改革开放精神、勤俭创业精神。

其三,化于心、践于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积淀的精华。当今,炎黄子孙必须在践行过程中发扬光大。许多学校特别重视践行环节,紧扣一个专题,做成系列。例如,某中学以辛弃疾为案例开展“与先贤对话”活动。师生共同设计了“辛弃疾的童年是怎样度过的”“青年辛弃疾为何聚义抗金”“军事天才辛弃疾为何成了文学家”等问题,开展 “小课题研究”,深化了对辛弃疾的认识:壮志凌云、武功精湛、英雄虎胆、浩然正气、军事天才、豪放词人。在此基础上,融入时代精神,引导学生践行辛弃疾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舍我其谁的担当意识、疾恶如仇的大是大非意识、标新立异的创新意识,立志担当民族复兴大任,为祖国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在中小学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是一篇大文章,既有一定的实践基础,又有亟待破解的诸多难题。笔者此文仅为一孔之见。要想把这篇大文章做好,必须群策群力,共同破题。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