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健康生活 乡村原味 假期,健康的要点 1998年的月饼和爱情 秋分过后重保健 三代人的教师节 秋天的蚂蚱最为肥

第8版:健康生活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健康生活
08
【闲情一隅】

乡村原味

□ 潘爱娅

现代人谈到食物,早已没有了喉咙滚动的声音。味觉上,山珍海味与萝卜白菜已没多大区别。鸡鸭鱼肉平常了,海货时鲜平常了,不知还有什么人间奇味能让味蕾活跃起来。如果有就得靠回忆。

想来想去,中老年人觉得最美的味道还是在儿时,在乡村的锅台上。特别是在夏日里没有冰箱保鲜的时代,人们靠聪明和土办法制作出来的那些原汁原味的东西。

我把一些山高水长的回忆记录一二,奉献出来供食客们“心尝”。

芥菜胆捂腊肉。春天里,芥菜开始抽薹了。等不得薹子完全抽出时,家家开始砍芥菜。芥菜撇掉老叶留下嫩心,吾乡叫做芥菜胆,晒干后,放在缸里撒上盐腌上一星期。

这时候,过年时腌的咸鹅腊肉刚好晒得喷喷香,挂在屋梁上红亮亮流油。好东西不能一下子吃完,得留着待客,还要留着收获时节给劳动力补身体。一年到头身体需要的蛋白质和脂肪,靠的就是这些挂在屋梁上诱人口水的腊货呢!

制作干菜是春天里的一大任务。芥菜胆腌好后,挑个大晴天开始煮,把芥菜胆放锅里煮叫作“烀”。“烀”出来的东西似乎要比煮出来的多出一丝意念中的味道。

这季节,各家的簸箕筛子、旧竹席皆派上了用场,烀熟的芥菜胆被摊晒在这些器具上,趁着大太阳,晒!晒!晒!

芥菜胆晒干了,腊肉也该下架了。家中的大坛子、小罐子也已经洗干净晒干了。把腊肉切成块放在坛底,上面铺上一层干芥菜胆,顺次把坛子塞满,按紧后用牛皮纸封上,放在阴凉角落里。

这样储存的腊货有种独特的香味,除了腊香还有芥菜香。芥菜胆经过与腊货的相融,也油润润的。抓一把放在碗里,加上辣椒糊等佐料,浇上米汤,在饭上蒸熟,口感比肉味更醇香。那时这种吃法很普遍,现在的人有谁还能尝到这一口?

饭头上蒸杂鱼。以前的农村,小沟小河里鱼虾特别多,都是些小餐条小鳑鲏小虾小泥鳅等,我们家乡统称为小杂鱼。家中有男孩子的人家,都不缺少小干鱼干虾的。

那时候的小孩子不像现在都趴在书桌上,好像没什么作业要做,有的是时间。得空了,他们便拿个小桶小筲箕到河沟田沟里用手扒拉,费不了多少时间,小鱼小虾就到手了,家中的饭桌上就有了荤腥。

小杂鱼搞多了吃不完,母亲们就放在锅里烤熟再晒干。用油锅烤熟的小杂鱼不加盐腌,叫淡坯子,比盐腌过晒干的咸鱼要鲜得多。把这些干杂鱼放在竹篮里,高高地挂在阴凉通风处,多长时间都不坏,无须刻意保存。乡下的小干鱼是一般家庭里夏天饭桌上的当家菜,营养美味又廉价,大部分人家就是靠它滋养青少年的身体。在食物极其缺乏的年代,照样有小伙子长得壮壮的,小杂鱼功不可没。

田里的活计忙,妇女们没有大把时间做饭。煮饭时,锅上都有蒸隔,能蒸熟的菜都是放在隔上蒸。抓一把小干鱼放在碗里,加上葱姜蒜、辣椒糊、黄豆酱等佐料,待锅里水米烧开,舀一勺米汤倒在干杂鱼里,然后放蒸隔上,灶下加把火,随它焖熟。蒸小干杂鱼的诀窍是必须用米汤,味道才绝。 开饭了,用筷子把小杂鱼一搅拌,那个香鲜气,扑鼻后直钻喉咙。尤其是那个杂鱼汤拌饭,其味之妙,现在想起来,我真的还能喉咙滚动。

葫芦汤下烤面鱼儿。老家不种瓠子种葫芦,都说葫芦比瓠子味道好。葫芦很丰产,到夏日,家家饭桌上都是葫芦霸占着,既是饭又当菜。如今,上了年纪的人都说吃怕了。怎么能不怕?端起碗来,不是葫芦粥就是葫芦饭,再不然就是葫芦里下疙瘩头。

但是有一样葫芦吃食我不怕,且很盼望,那就是葫芦汤下烤面鱼儿。母亲把面粉与焦面(炒熟的大麦粉)加鸡蛋再加点盐啥的调成糊,然后把葫芦切成薄片。锅里放水,灶底大火烧开后,把葫芦下锅。这时,铁锅的周边已经大热,母亲用小勺一边沾水一边迅速地把面糊舀着贴在热锅边沿,那糊糊朝下溜着却又溜不了,一个个成了头小底大的小鱼儿状。盖上锅盖片刻后,母亲用铲子把小鱼儿铲到葫芦汤里,加点小葱和熟猪油就做好了。

面鱼儿小小的,漂在浅绿葫芦丛中,真的像鱼儿在游荡,从视觉上已经先声夺人。面鱼儿经过了锅沿的烤,嚼起来筋道,又有焦面和鸡蛋的香味。用一句话说:味道确实不错。 这是一款清新爽口的软食,夏日太热胃口不好时,来这么一碗,老少皆宜,舒口又养胃。看起来简单的村食,如果现在还想这一口,已经很难了。没有焦面,没有柴灶大锅是不成的。 中华民族人口庞大,对吃的要求是多而繁杂。日子越好,越是翻来覆去地倒腾,却再也倒腾不出这些简单朴实的乡村原味了。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