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院校传真 信息快递 孩子,你的人生不孤单 志愿服务进社区 德州交专助力360个家庭“造血”脱贫 把创新的苗子培育好 让学生感受足球运动的快乐

第3版:院校传真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院校传真
03

孩子,你的人生不孤单

——五莲县特殊教育学校关爱残障儿童纪实

□ 本报记者 何乃华

正如每个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一样,每个残障儿童也都有各自的苦痛童年。不管他们的残障是先天所致,还是后天使然,都会在心理上留下阴影和创伤。然而,五莲县的残障儿童却生活、学习得很快乐,他们被当作宝贝一样关心和疼爱着,他们的人生不孤单。

“艰辛人生,我来扶助”

五莲县特殊教育学校培智部学生生活的艰辛程度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他们有的生活不能自理,有的甚至会经常尿湿裤子,或者拉在裤子里。对此,学校教师没有轻视和斥责他们,而是用双手搀扶他们走路,用师爱帮助他们战胜困难。

有两名大小便不能自理的学生几乎天天都会尿湿裤子、被子,有时还会拉到被子里,教师汤永东便天天帮他们洗衣服、晒被子。有一年,他班里一个十四五岁的女孩有采自己头发吃的不良习惯,汤永东便时刻留意、提醒她,尽自己最大努力帮助她改掉这一习惯。2015年,他班里有一名残疾学生,其母亲因车祸去世,父亲又长年在青岛打工。汤永东便在该生的父亲不能及时回来接他时,开车将其送到其祖父家。这让该生的家人心存感激。

“犯了错误,有我包容”

每个人都会犯错,残障儿童当然也不例外。学生犯了错之后,教师的包容和正确引导至关重要。

班主任郭秀曾遇到一件棘手的事。这一天,班里一名学生因丢了10元钱而情绪激动,不想上学了。这是郭秀从来没有遇到过的事情。她首先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稳住了丢钱学生的情绪,用手语告诉他自己会想办法找到他丢失的钱的。然后,她逐一与班里学生交流。她与学生交流的内容主要有3个方面:“你有没有拿他的钱?你发现哪个同学拿了?你对这事有什么看法?”刚开始,没有学生承认自己拿了别人的钱。郭秀便积极引导学生:一时犯错,拿了别人的钱不要紧,只要改正了就是好孩子,而且,她会绝对替他保密的。最后,那个拿钱的学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将钱交给了郭秀,并保证坚决改正,以后做一个诚实的孩子。郭秀很高兴,不但没批评他,反而表扬了他。

第二天,郭秀将钱悄悄夹在了丢钱学生的一本字典里,然后假装翻看字典,“意外”地帮助他找到了钱。这时,郭秀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该同学的钱并没有丢,是被遗忘在了字典里。这份包容让拿钱的学生非常感动。如今,他已毕业多年,在日照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是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那些能走进特教学校的儿童是幸运的。因为,他们“过来”了,享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可是,让重度残障儿童“过来”是不现实的,他们就像移动不了的大山,散布在全县各个乡镇。据统计,全县共有重度残障儿童120多人。

怎样让重度残障儿童也能得到关爱,受到良好的教育呢?2012年秋,刚刚上任五莲县特校校长的柴春亮经过调查研究和深思熟虑,提出了“送教上门”工作法,并称之为“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于是,从2012年10月开始,该校便组织全体教师利用节假日和周末展开了对全县重度残障儿童的调查摸底、登记造册和上门送教工作。他们每4人一组,一有时间就开着私家车奔波在“送教上门”的路上。为顺利找到这些残障儿童的家人,避开他们的农忙时间,教师们大都早出晚归,常常是早晨五六点就上路,晚上八九点才往回赶,中午基本上是在树荫下(夏天)或冬阳中(冬天)啃自带的大饼、面包将就一顿。由于每个残障儿童的具体情况不同,教师们就实行“一人一案”,逐一为他们制定相应的“送教”内容。这一做法真正把教育和关爱送到了残障儿童的家门口和心坎上,赢得了残障儿童家长的赞誉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谈到“送教上门”,青年教师刘俊锋记忆深刻。他永远忘不了2012年秋天自己到松柏镇送教时的经历。那次,他打听着来到一个残障儿童家,当他敲开门往里走的时候,腿却被主人养的一只小狗咬了一口。顿时,鲜血直往外渗,刘俊锋感到疼痛难忍,只好先去县防疫站打狂犬疫苗。打完疫苗,他又马不停蹄地赶往该残障儿童家,继续“送教”。

在该校的“送教上门”工作中,最感人的莫过于拄着双拐的送教教师王义宝的故事。曾荣获“日照市道德模范”“感动日照好人”称号的王义宝,小时候因患小儿麻痹症落下了右腿的终身残疾。从此,他必须依靠拐杖才能走路。在“送教上门”工作中,一向要强的王义宝也不甘落后,不仅在学校规定的课时内到包教对象家中“送教”,还经常利用闲暇时间,骑着电动车、拄着拐杖前去辅导。有人问他:“你本身也是残疾人,还到处奔波送教,不累吗?”王义宝平静地说:“正因为我也是残疾人,才更懂得残疾儿童的艰辛和痛苦。假如这些残疾儿童是我的孩子,我能不管吗?既然他们过不来,那我就过去……”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