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工作研究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美术教学创新 用故事演绎课堂的精彩 师生同餐成学校“标配” 巧创情境 快乐作文 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小学数学教学“伪生活化”现象及其应对

第6版:工作研究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工作研究
06
【教学创新】

巧创情境 快乐作文

□ 枣庄市山亭区西集镇东集河北小学 甘信艳

小学生大多畏惧写作文,有“无话可说”“无米下锅”的通病,其根本原因不是有人认为的小学生缺乏阅历、没有生活,而是他们缺乏感知,缺少情境体验。那么,教师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创设情境呢?

多媒体巧创情境,激发学生写作激情

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能把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融合在一起,为学生营造一个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的教学情境。直观、生动、逼真的画面,悦耳的音乐,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而恰恰是这些陌生的信息,能带给学生全新的体验,大大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比如,我在指导学生写菊花的形态时,首先让学生回想自己看到的菊花是什么样子的。接下来,我用多媒体播放菊花的图片,让学生认真观察。观察过程中,众星捧月、傲霜怒放、千姿百态等词语,学生们脱口而出。接下来,我让学生观察最引人注目的一朵菊花的特写镜头,让学生观察菊花花瓣、叶片等每个细节,再呈现出整朵菊花,让学生形成完整的印象。结果证明,这样做效果很好。

捕捉生活瞬间,让学生体验独特感受

大自然的风霜雨雪,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许多学生都司空见惯。他们不会注意,更不会品味,一切都如闪电般在他们的脑海中稍纵即逝,不留一点儿痕迹。学生认为自己的一日生活很平淡,其实不然。生活就是一条长河,一件件小事便是长河中一朵朵跳跃的浪花,教师要用敏锐的目光去捕捉那小小的浪花,并将其定格、放大,在学生宁静的心灵掀起波澜,让其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比如,下雨天,校门口,家长在雨中排起了长龙;同学生病了,大家精心制作了祝福卡片;南方大旱,同学们自发地慷慨解囊……教师可以通过这些指导学生观察生活、梳理生活。当然,仅仅观察梳理是不够的,还要让学生思考、交流、体验。透过表象,品味出生活的真滋味,从雨天家长排起的长龙想到回报父母的爱,从送给生病同学的贺卡中体会友情的珍贵,让学生从心中喷薄而出的激情化作写作的激情。

引学生置身自然,捕捉写作灵感

小学生的作文素材大多来自对生活的体验,教师要引领学生走进大自然,置身真实的自然环境中,在观察和体验中产生写作的灵感。比如,进入夏日,学生可以在家长、教师的带领下,去植物园、郊外观赏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美丽。记得有一次,我带领学生来到夏日的荷塘边。学生看到一池如画的荷花、偶尔跃出水面的鱼儿、池中优哉游哉的水鸭,顿时心旷神怡,纷纷交流和描绘各自眼中的荷塘。在兴奋的状态下,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促进。之后在关于荷塘景色的作文中,学生写道:“缕缕阳光洒在荷塘的水面上,波光粼粼,一朵朵荷花看上去更加美丽和高贵了。”“有的荷花羞羞答答,像个不敢见生人的小姑娘。”这样的情境创设,让学生有真实体验,写作有真情实感,提升了作文质量。

开展有效阅读,传授写作技巧

“腹有诗书气自华”,大量阅读可以让学生积累素材。同时,阅读教学中对那些文质兼美课文的解读,也可以引领学生去欣赏、去模仿,让学生在阅读中体味作者写作的精妙。比如,教学《第一次抱母亲》一课时,我引导学生在默读课文时注意作者以“抱”字为线索发生的情感变化。当作者发现母亲是那么轻时,内心是充满自责的,于是不忍放下母亲,感到母亲是那么需要爱……我对学生们说:“只要我们留心观察,生活中这样的事情有很多,都可以选作作文的素材。”这节阅读课结束时,我给学生留下这样的作文作业:以《我的……》(可以是自己熟悉的任何亲人)为题,模仿课文的写作方法来写。学生受到这堂课的教学启发后,作文作业完成得非常出色。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