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杏坛 祖国颂 中国礼赞 我的母亲我的国 三代人的国庆节 寄语新中国 闪光的旗帜 黑板变身记 永远的木风箱

第8版:杏坛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杏坛
08

三代人的国庆节

□ 冯天军

一年一度的国庆节到了,但今年格外不同,因为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我不禁想起了家中三代人的国庆节。

父亲生在旧社会,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生活。日军侵华期间制造了“临朐无人区”。为了生存,父亲和母亲去闯关东。在那里,父亲下过煤窑,受过日本人的欺负,辽沈战役打响后,又举家回到家乡,给本村的地主做长工,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来,农村进行了土地改革,父亲分到了土地,终于成为土地的主人,结束了做长工的历史。随后,人民公社、生产队相继成立。这些经历,让父亲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新中国的成立给受压迫、受剥削的人民带来的幸福。因此,在我小时候,他经常给我上忆苦思甜课,要我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那时我还小,不懂得这些道理,只是看到父亲每逢国庆节,都会把家里收拾得整整齐齐,然后听完收音机里播报的有关国庆节的新闻才会下地干活。父亲那代人是用汗水为祖国庆生的。

我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虽然那时温饱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但人们精神振奋,干劲冲天,凭借一双手修水库、建桥梁、疏浚河道、修建扬水站,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改变了农村落后的面貌。改革开放后,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高中毕业后成为一名教师。每逢国庆节,学校都要组织隆重的升国旗活动。在校长的带领下,教师和学生齐唱国歌,看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我那一代人的国庆节,是在感受着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度过的。

到了儿子这一代,正逢盛世,国泰民安,一片祥和,可以享受优质教育,生活无忧,国庆节还能放7天假。这一代的孩子,多会利用假期出去走走,饱览祖国的名山大川,感受祖国的繁荣昌盛。去年,儿子大学毕业,国庆节时带着我和老伴去了北京,在天安门广场观看了升旗仪式,圆了我的梦想。

三代人的国庆节,见证了祖国70年的沧桑巨变以及伟大祖国由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过程。三代人的国庆节,固然有不同之处,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爱祖国的初心没有变,祈愿祖国更加繁荣昌盛的初心没有变。

(作者单位:临朐县七贤中学)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