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基础教育 “助学课堂”引领师生智慧成长 “百草园”里学国粹 雨中晨检 打通家校合作的“最后一公里” 扶犁深耕乡村教育 党建引领 幸福启航

第5版:基础教育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基础教育
05

“助学课堂”引领师生智慧成长

——记东营市李玉玺名师工作室

□ 特约通讯员 季俊昌 李光菊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凯小学研究与实践的“助学课堂”,是针对传统课堂以“教”“讲”为主提出的。小学语文“助学课堂”改革的发起人、齐鲁名师建设工程人选、全国优秀教师李玉玺认为“以教助学”的核心是学生,教师的“教”要为学生的“学”服务,致力于在“教”与“学”互动中促进学生学习真实地发生,促进生师和合共生共成长。

助成学生提升学习力:

“助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本真追求

“小学阶段不是收获的阶段,是播种的阶段。当一粒粒种子播种在希望的田野里后,播撒滋润的雨露,助力每名学生发芽开花、拔节成长,就是我们做教师的必须履行的职责。”李玉玺带领“东营市李玉玺名师工作室”成员知行合一,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为中心,把团队成长嵌入“助学课堂”研究与实践中。

在语文教改的深入探索与深化实践中,李玉玺团队将“助学课堂”的内涵凝练为“一个中心、两种思想、三层内容”,形成了自己的教学主张:一个中心,即以“学”为中心,具体表现为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习行为为中心。两种思想,一是教师走下“讲坛”,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主宰和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让学生站在教育的中央;二是学习本质上是学生自己的行为,教师应选择合宜的助学策略帮助学生,使自主学、主动学真实发生。三层内容,一是重构学习单元或模块,二是选择合宜的助学策略,三是研制匹配的评价量规,即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注重以学定教、重构学习单元,以教助学、选择合宜的助学策略,以评促学、研制多样的评价量规。

在东凯小学的“助学课堂”里,学生会在问题驱动下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合理建构、独立探索、冥思苦想,最后获得学习成果。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其内在动力得以激发,课堂的主体地位得到彰显。教师选用合宜的助学策略作为有效的支架,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学会学习的能力,学生的学习力等素养得以发展、提升。

东凯小学的小学语文“助学课堂”教学改革,“课堂”不再是拘囿于那几十平方米的“教室”,也不仅是一个放大的“场域”,而是整个生活世界。于是,当李玉玺和学生学到热爱家乡的文章时,他就带领学生到黄河入海口的芦苇湿地上徜徉,到海边的“红地毯”上挖蟹捉鱼,观赏家乡的美景,从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当学到历史文化篇章时,他就带领学生来到孙子文化园,在历史的穿越中感悟故乡大地上的古人智慧……

实施“助学课堂”教改数年来,东凯小学的学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脱颖而出,斩获演讲比赛、作文大赛、诗词达人等各级各类比赛的奖项。学生情感和文采兼备,自信、乐观,在比赛中游刃有余。“助学课堂”真正落实了学生的核心素养,实现了“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助推教师实现专业发展:

“助学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

促进教师团队专业发展,是“李玉玺名师工作室”发展的主要愿景。李玉玺把“嵌入‘助学课堂’教改实践”作为团队发展的主要路径。

李玉玺和团队成员们抱着“守得花开见月明”的教改初心,不断钻研,没有半刻停歇。他们溯本求源,清晰地定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注重积累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收集大量一线教师的教学案例,丰富“助学课堂”的研究成果,由此构建了小学语文“1+1 习作”读写结合学习单元、“1+1 篇”阅读整合学习单元、“1+1 组”群文阅读学习单元、“1+1 本”整本书阅读学习单元、“1+1 实践”综合实践活动学习单元5种类型的学习模块,并在教学模块的实施中历练自己的教学实践力。

该校的“助学课堂”重新定义了教师的角色,促使教师回归课堂教学应有的本位。教师的教改行动实现了从研究“教学策略”到开发“助学策略”的转变,教学理念和专业发展发生了方向性变革。更为突出的是,“助学课堂”改变了教师专业行走与专业成长的样态。校内外一批有教育梦想的语文教师在他的影响下走上语文课程层面的专业研究之路,在研究中倒逼自己的专业成长。“李老师的到来,就像春雨滋润了我们这所农村小学干涸的土地,就像一条流淌的小溪搅动了一池静水,让我们的教研活动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一场场教研活动让我们如沐春风,我们的教学理念开始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广饶县共青希望小学教师赵倩在反思笔记中写道。

“没有思考就不会成长,不经过一层层扒皮似的历练就不会破茧而出。”李玉玺说。基于“助学课堂”教改实践与研究,工作室成员在各级各类优质课、教学设计、教学论文、活动案例等评比中收获了自己成长的成绩。“如果我参加比赛,必须先过李老师这一关。若不然,我自己不安心。”市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初曦深有感触地说。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