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高中校长连线 建立适应“新高考”的教育教学体系 选课走班,让学生成就最好的自己 “新高考”背景下课堂教学的转型 “新人文课程”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第5版:高中校长连线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高中校长连线
05

“新人文课程”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 青岛市实验高级中学校长 孙睿

扩大学生的选择权,是“新高考”改革的一个目标。而要满足学生的选择权,则需要普通高中育人方式的全面改革。我们学校不断探索如何通过“新高考”教学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如何通过“新高考”的指挥棒引领学校的“新人文课程”建设,助力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

“新人文课程”倡导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本质上是“扬长”的教育。“新人文课程”包括自我认识课程、人生规划课程、励志课程,帮助学生涵养心性,实现生命的价值。学校选择学生学习差异化比较大的学科,进行分层授课,为不同起点的学生提供选择,让他们从最适合的层级出发,实现对学科难度的逐渐适应和学习能力的逐步提升。同时,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增强他们的艺术审美情趣,为终身幸福奠基,让学生感受生命成长,体验学习快乐,享有情趣人生。

“新人文课程”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承认个性禀赋差异,让学生的生命自主成长、自由发展。 “新人文课程”包括“五板块、四层次”,将课程横向分为五大板块,分别是人文素养课程、科技素养课程、艺术素养课程、国际视野课程、身心健康课程;根据学生参与课程的程度以及所研习的深度,纵向分为四个层级,即基础类课程、体验类课程、拓展类课程和学术类课程。课程体系包含100多门学校特色课程、37个高水准专业化的艺体俱乐部课程,包括五大奥赛、科创和写作的创新课程,满足多元发展需求的高端国际课程和面向全体学生的研学系列课程,涵盖50多个社团的个性化社团课程。

“新人文课程”注重学习模式的创新、学科知识与思维实践的融合、社会发展与自我成长的互联互通,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新人文课程”反对把人变成工具,而是注重“学以成人”,使学生具备实践力、创新力和内驱力。一是倡导“从学中做,在做中学”,设置典礼课程、节日课程、研学课程、行走课程,以活动为载体,推动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二是设立科创中心、奥赛中心、阅读中心,推动学有专长的学生创新发展。设立STEAM超级课程,推动学科融合,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三是建立学习共同体,强调合作研讨学习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完善过程性评价,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能力。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