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院校传真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山东财经大学中国国际低碳学院成立 邹平鹤伴中学完善“1+N”疫情防控机制 诸城市相州初级中学厚植本土文化底蕴 图片新闻 高职“机器人系统集成”赛项在济南职业学院举行 东营市海河小学家访架起“连心桥”

第3版:院校传真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院校传真
03

诸城市相州初级中学厚植本土文化底蕴

本报讯 近年来,诸城市相州初中充分挖掘本土人文教育资源,厚植本土文化底蕴,积极探索情景式、体验式、浸润式、共育式“四位一体”的人文教育模式,讲好本土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在对本土文化的知、情、意、行中努力构建特色“人文校园”。

“情景式”即大力营造特色校园人文氛围。学校在校园长廊、建筑墙面、楼内走廊和道路两侧等处,打造“统照长廊”“愿坚憩苑”“国学经典园地”“诸城民俗大观园”“相州名人墙”等阵地,让学生时刻感受红色文化、传统文化、地方文化的熏陶,做到“花木桌椅皆入诗,一花一木蕴典故,一墙一亭藏文化”。

“体验式”即“行为知之始,知为行之成”。学校每学期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第一课堂”,组织学生走进王统照故居,走进相州小学原址,走进本地文化遗址,走进王尽美纪念馆,走进刘家庄抗战纪念馆等,倾听相州历史名人及近现代名人王愿坚、王希坚、王翔千、王辩等人的历史故事,倾听革命志士的英勇事迹,让学生们近距离地与文化名人、革命先贤“对话”,在亲身体验中了解家乡历史人物,感受革命精神的熏陶。

“浸润式”即大力开展以本土文化教育、红色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活动,让每名学生全过程、全方位参与各类活动。学校根据“讲红色故事,述红色叙事,感红色传承”的思路,开发“根深叶茂的相州文化”“追寻先驱足迹,续写古镇华章”等系列乡土校本课程,构建学校红色文化课程体系,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本土文化;成立“愿坚文学社”,每周开展红色教育阅读主题活动,每月举行一次读书沙龙活动,每学期组织一次研讨交流会;成立红星小剧团,结合教材内容,糅合本土历史,排练演出《党费》《七根火柴》《普通劳动者》等红色文学作品;设立“有声阅读驿站”,每个班级由语文教师负责,在固定时间推送红色故事和名人故事,师生之间共读共学共反思,在潜移默化中产生凝聚与渗透式的文化自觉与人文情怀。

另外,学校还将每年10月定为“红色教育主题学习月”。在这期间,各班级每天上午课前唱一支红色歌曲,每周召开一次红色文化主题班会、观看一部红色革命电影,每学期举行一次全校师生红歌合唱比赛、红色故事演讲会等。

“共育式”即“学校+家庭+社区”三方合作,采用“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多维推进本土文化教育向纵深发展。一是学校与家庭、社区联系,搜集相州历史发展、名人故事、革命故事、风俗文化、民间故事等内容,不断丰富本土人文教育资源;二是聆听窗外声音,邀请家长到学校作报告、办讲座,让师生感受身边的故事,多渠道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革命先贤和名人巨匠;三是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合作,利用节假日、双休日开展系列主题文艺活动,以活动不断促进本土文化、红色文化教育,进一步培育师生的人文情怀;四是加强沟通交流,通过微信群,各校分享本土文化教育和红色教育主题活动,相互借鉴,互为补充,并结合本校实际不断改进和创新,进一步打造特色人文校园。(吴桂萍 田雪 赵华军)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