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高等教育 一场坚持了30年的教学大练兵 山东师范大学创新财务服务模式 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 退伍大学生当“教官” 以红色文化培“根”铸“魂”

第4版:高等教育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高等教育
04
【院校采风】

以红色文化培“根”铸“魂”

—— 临沂大学“正能量”教育促学生精神成长

□ 通讯员 任红宇

伦学冬,临沂大学教育学院2007届学子。因勇救落水儿童而牺牲,是当之无愧的“齐鲁最美教师”。

刘秀祥,临沂大学2008级历史学专业学生。入学时,“孝子千里背母上大学”;毕业后,放弃优厚的待遇,回到贵州省,助千名贫困学子圆了大学梦,荣获“全国青年五四奖章” “全国最美教师”称号。

他们不单单是临沂大学的学子,还是红色沂蒙精神、抗大精神的最美传承人。没有根的教育,是没有灵魂的教育;没有根的校园,是失魂的校园。而沂蒙精神和抗大精神,正是临大学子们播撒在心底的红色种子,随着时光的脚步不断开始新的生长。

寻根溯源

临沂大学是一所由抗大精神和沂蒙精神共同哺育成长的革命老区大学,其前身是1941年由抗大一分校和滨海区委共同成立的滨海建国学院,与抗大一分校学脉相因、校风相延、基因相连、精神相通。

在校园内,有一处名为“溯园”的所在。这里既是临沂大学为复原历史打造的红色校园文化景观,又是学生日常读书学习的休憩点。

置身这些红色景观小品中,仿佛穿越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仿佛看到滨海建国学院里朝气蓬勃的学子们上下求索、孜孜不倦的身影。大型浮雕作品《水乳交融,生死与共》以巍峨的沂蒙山崮为背景,由临沂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领衔的雕塑艺术研究团队历时半年才创作完成。

临沂大学精心打造的这一系列实景思政课场景,本意就是在更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心中播撒革命信仰的种子。

正是在沂蒙精神和抗大精神的激励下,临沂大学学子们涌现出“南京路上好八连精神的优秀传人”公举东,扎根青藏高原的著名作家、老舍文学奖获得者马丽华,全国首批“优秀五星级志愿者”孙丰虎,“第三届山东高校毕业生十大成功创业者”李海鹏,2010年百名“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吴若飞,第二届“山东省道德模范”孙莎莎,泰安市杰出青年侯伟……

红色丰碑

细细的冬日微雨,洒落在临沂大学的校园里。这所宁静淡雅的校园出现了许多红色景观小品,为冬天的校园增添了一道耀眼的亮色。沂蒙红嫂救伤员、支前模范队……一组组栩栩如生的青铜雕塑放置在校园各处,成为临沂大学的视觉符号。

将军园里有一座铜制的英雄群像,名为《沂蒙丰碑》。雕塑高5.8米、长9.6米,由临沂大学主创,深度诠释了军民水乳交融的沂蒙精神。站在丰碑下,战士的呐喊之声仿佛还在耳畔萦绕。

该校深入实施弘扬沂蒙精神“三五七”工程,即沂蒙精神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沂蒙精神融入校园文化、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党性教育;实施干部培训、军事训练、文艺创作等弘扬沂蒙精神工作计划,为创建全国知名区域特色鲜明的创新创业型大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博物馆现已成为临沂大学的一张名片。走进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一组组承载厚重历史的红色文物,打开了历史记忆的匣子。

这里有1939年罗荣桓在沂水王庄晚上看书、批阅文件用的马灯,有徐向前在沂蒙使用的公文包,有滨海建国学院学员使用的皮箱、木勺、铁油灯、背包、铜墨盒、竹制水杯,有牺牲在中国抗日战场上的著名记者汉斯•希伯生前使用的蔡司牌照相机,有战争年代在沂蒙革命老区出版或使用的报纸、课本和其他书籍,有临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临大师生以传统技艺、融合红色元素创作的作品……

除了这些红色资源,临沂大学还有一处高规格的博物馆——山东革命金融博物馆。80多年前,中国的经济战场上,多种金融力量到底有着怎样的厮杀?不妨走进位于临沂大学校园内的山东革命金融博物馆,聆听一下发生在沂蒙大地上的北海银行的传奇故事。

红色传承

眼下正值寒冬,但是,在著名的抗日楷模村——莒南县渊子崖村,70座现代化温室大棚和30座育苗温室里,暖意融融,一派生机。临沂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负责人王梁是该村科技特派员,他带领村民搞土地流转,规划建设渊子崖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重点发展有机蓝莓、大樱桃、花卉苗木、名贵药材、特种养殖和休闲旅游、木梳制作、劳保用品制造、木器加工、太阳能配件等产业,一户一业,精准扶贫,兴一方产业,富一方百姓。

“农村是一个广阔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回首风雷激荡的革命历程,感受沂蒙精神的坚实与厚重,方能感悟临沂大学为何主动服务地方经济。这体现的何尝不是绿叶对根的情意?为回报老区群众的养育之恩,临沂大学对学子们的培养目标定位是,基础理论扎实,富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具有沂蒙精神特质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大学校园是一个梦想沸腾的地方,临沂大学先后荣获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全国优秀等次项目”称号;“第一书记助手”项目团队参加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回信鼓励,在全国反响强烈。

这是一方精神的家园,由临沂大学音乐学院学生组成的“临大之音”志愿服务队,为偏远山区留守儿童送去当地欠缺的艺术教育。3年来,服务队已发展成为一支规模200多人的队伍。

沂蒙精神、抗大精神的传承永远在路上。今年秋天,临沂大学又有20多人组成援青支教团,奔赴青海省海北州,在海晏、门源、刚察、祁连4个县开启了一段意义非凡的人生之旅。他们投身边疆教育,把红色基因的种子播撒在祖国的大西北。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