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院校传真 精耕盐碱地 催绽幸福花 古文字在现代校园里闪耀 齐鲁师范学院天体物理中心成立 图片新闻 信息快递 济宁海达行知学校 为学生搭建广阔而自由的成长舞台

第3版:院校传真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院校传真
03

精耕盐碱地 催绽幸福花

——青岛农业大学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科技服务侧记

□ 通讯员 曲天泽

浩荡穿越中国9个省和自治区的辽阔土地,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在山东东营入海口三角洲地带形成了800万亩的重盐碱地。这些土地严重制约着当地农业生产发展。如何既保护绿水青山又发展金山银山?如何走出一条适宜地方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

从12年前的不毛之地,到如今水草丰茂的智慧牧场和技术示范园;从在“穷窝窝”里创造出“毛坨模式”,到面向国家地方重大战略、校地共建“生态高效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十几年来,青岛农业大学充分发挥科技、人才和智力优势,瞄准地方发展难点痛点,扎根泥土、精准发力,在盐碱地上浇灌出脱贫致富的幸福之花,为黄三角地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绘就了充满希望的美丽画卷。

致富毛坨村,科技扶贫“农大模式”落地生根

利津县汀罗镇毛坨村曾是个有名的贫困村,地碱、水咸、干旱,6000多亩土地基本上都是“啥也种不了”的盐碱地。在黄三角地区,毛坨村的自然条件并不是个例。

2008年10月,青岛农业大学与利津县政府签署协议,在毛坨村建立“黄河三角洲重盐碱地改良及生态农业试验工作站”和“研究生工作站”,成立5个专业实验室,选派专家教授组成7个团队入驻。就这样,一批批专家教授扎根在盐碱滩,苦战在荒凉地,一场荒地上从无到有的“耕耘”正式开启。

2009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同年12月,该校在当地成立黄河三角洲研究院。2017年10月,学校与利津县人民政府签订校地共建服务振兴战略合作协议,青岛农业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利津)揭牌成立。

就这样,经过10多年的“耕耘”,毛坨村富了,也出名了。从“服务站”到“研究院”,青岛农业大学逐渐探索出一条在盐碱地上“发展现代农业、培育新型农民、建设美丽农村”的可行路径和一个“可复制、能推广”的科技扶贫新模式,成为我国农业高校深度服务地方脱贫致富的典型案例。

“从专家试验站、工作站到现代农业发展研究院,再到乡村振兴研究院,从校地合作到政产学研用深度结合,从贫困村、利津县到辐射整个东营市,学校在黄三角盐碱地开创的科技扶贫‘农大模式’,为盐碱地综合治理和山东省脱贫攻坚工作作出了应有贡献。”该校校长宋希云说。

输血加造血,黄三角迎来农大科技“及时雨”

集中优质科教资源并投入“黄河流域生

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是青岛农业大学突出“农”字特色服务社会发展的典型代表。

2014年,该校农学院教授王晶珊带领团队进驻毛坨村,开展花生耐盐鉴定和耐盐花生新品种选育工作,筛选鉴定出花生耐盐新种质132份,其中耐盐性极强的种质26份。

扎实进行科研攻关,收获累累硕果,王晶珊教授是一批批扎根黄三角盐碱地,向贫瘠土地要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农大专家教授的代表。2019年,该校作为科技特派员组织实施单位接连受到国家、山东省通报表彰,学校多年来深度服务黄三角地区的事迹成为亮点。

“让技术长在泥土里,打造脱贫攻坚金钥匙”,是学校对黄河三角洲地区科技扶贫的关键词。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以来,学校先后组织选派12个学院的27支研究团队、200余名专家教授和200余名研究生进驻东营市,在黄三角建立核心示范区11处,相关研究成果广泛应用,已为当地累计改造盐碱地23万亩,节水30亿立方米,粮棉油作物累计增产3亿公斤,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5亿元。

要输血,更要造血。着力打通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学校组织专业人员大力实施“上门科技培训、农民进校培训、网络进家培训”的“三培训”工程,为当地培养出一批带不走的“土专家”“田秀才”。目前,已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近200次、培训1万余人,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蓄积起持久的内生动力。

聚焦国家战略,校地合作深化面向“十四五”

前不久,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主持召开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情况汇报会,为“十四五”期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早在2015年,国务院正式批复设立“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成为全国第二个国家级农高区。为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2017年,学校与黄河三角洲农高区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开展更加全面、深入的合作,新一轮服务黄三角高质量发展正式开启。

今年3月,学校选派到青岛农业大学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生态高效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的专职人员全面到位,各项工作落地开展。5月,由黄三角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与学校联合共建的“青岛农业大学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生态高效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规划全部完成。

目前,研究院已在现有1000亩试验基地上规划建设“一场、一园、七区”9个板块,组织16支科研团队、50余名教师入驻并开展实验示范,种植牧草、农作物、果树、花卉等30多个品种。根据规划,研究院将努力打造智库富集、技术集成、成果集聚、人才汇聚的区域领先、国内先进、国际一流综合性产业技术研究院。

“随着国家‘十四五’规划开启,学校将继续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依托校地共建研究院,为地方注入更多人才和科技资源,为盐碱地综合开发利用和黄三角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该校党委书记李宝笃说。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