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育博览 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落实学生休息权关键在救济渠道畅通 “上岸”并非结束,“考研凡尔赛”是虚幻的优越感   北京理工大学校园 特殊的党史教育课 活着的雷锋精神 八面来风 学生厌学失眠沉迷网游,毛病其实是“心病”

第6版:教育博览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育博览
06

学生厌学失眠沉迷网游,毛病其实是“心病”

□ 王菲菲 赵叶苹

17岁的晗晗已因抑郁症休学两年。原本今年6月参加高考的她,不得不将这一重要时刻一推再推。家人想不通,一直乖巧懂事、成绩优异的晗晗,为何会患上抑郁症?

中国科学院近期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小学阶段的抑郁检出率为一成左右;初中阶段的抑郁检出率约为三成;高中阶段的抑郁检出率接近四成,其中重度抑郁的检出率为10.9%—12.5%。

这些学生有的厌学失眠、身体出现种种不适,有的沉迷网络世界逃避现实,有的甚至选择结束自己年轻的生

命……

一天50个专家号,

一大半属于中重度以上抑郁症

“深陷旋涡无法自拔”“无聊无趣”,身患抑郁症的晗晗感觉自己被一种无形的力量压制着,以致无法安心学习、难以入睡、不想吃饭……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正在被抑郁症等心理问题困扰。据山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童精神心理专科门诊负责人曹晓华介绍,他们的门诊量在医院排名靠前,“一位专家一天50个号,都能约满”。就诊的孩子中,十三四岁的初中学生居多,问题主要为抑郁和焦虑。

疫情更使得原本就不乐观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更加凸显。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青少年儿童自杀案例屡被报道。全国政协常委兼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表示,2020年疫情期间以及复学后,全国很多地区,尤其是一线城市,出现了中小学生自杀率大幅上升现象,青少年厌学、自我伤害呈现恶化趋势。

“我要一根香蕉,他们却给我一筐苹果”

“你们为什么要把我带到这个世界上来?!”晗晗多次向父母发出这样的呐喊。她认为自己患病是综合因素导致的,有性格方面的原因,也有来自学习的压力,而从小到大的生活方式则是造成她性格特点的主因之一。

因为父母工作原因,晗晗小学上的是一所寄宿制学校。“那时,我每周二和周末回家,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无法及时向父母求助,他们往往是在隔了很久才得知发生了什么事。慢慢地,我养成了凡事不跟他们讲的习惯,养成了讨好型人格,特别在乎周围人的看法。”咨询过两年专家门诊,在网上看过大量心理问题分析文章的晗晗,颇为平静地分析着自己的病情。

多数受访专家认为,青少年心理问题受原生家庭影响较大,每个有心理问题的孩子背后往往都有一个“问题家庭”。而“以爱为名的伤害”则更普遍。一些父母在为孩子好的过程中强加了自己的意愿,以牺牲孩子的感受来完成某件事情。比如,一些孩子厌学,就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学习到底是为父母还是为自己。

16岁的小慧感觉自己从出生开始,人生就被父母规划好了。“上哪所幼儿园、小学、初中,学什么乐器,甚至穿什么衣服都是他们决定的。”小慧说,“父母根本不理解我!我想要一根香蕉,他们却给我一筐苹果。”

“所有的生命价值都围绕着学习”

近日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青少年睡眠不足现象日趋严重,95.5%的小学生睡眠不足10小时,90.8%的初中生睡眠不足9小时,84.1%的高中生睡眠不足8小时。

小学一年级的圆圆就读于省会城市的一所好小学,但每天沉重的书包、繁重的作业让她叫苦不迭。“比如,语文作业,每天必做的是半小时阅读、背一首古诗,要在App或微信群里打卡;每天学了课文,要写一页练习册,把明天学的课文预习一遍,把学校自制的预习单写一遍……”回家后吃几口饭就写作业,但全部完成也要10点半了。

在课业压力下,一些青少年不堪重负,最终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我努力的动力没有了,又不甘于失败。”“我拼学习的能力没有了,一看书就想吐,每次考试都落后。我不甘心,但是没办法,所以我要走了。”一名正在读初中的抑郁症患者说。

朱永新等专家认为,中小学生的休息和活动时间得不到保证;一些学校片面强调升学考试科目,考试、排名过多,导致同学间非理性竞争;社会压力普遍较大,父母焦虑,担心下一代失去进入精英阶层的机会……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危机,一定程度上正是社会心理危机的折射与浓缩。

(摘自2021年4月9日《新华每日电讯》)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