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院校传真 职教活动周上的“别样”情怀 山东科技大学 进企业入校园宣讲党史 临清工业学校 “激情教育”打造德育新空间 订单式培养促就业 山东轻工职业学院 举办职业教育活动周校园开放日 阳信二中 邀泰山学者为学生写作支招 寿光市文家中学 “四史”教育筑牢党建堡垒 人才培养的“山职”实践 青岛西海岸新区双语小学 研学之旅助“梦想起航”

第3版:院校传真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院校传真
03

人才培养的“山职”实践

□ 通讯员 杜树元

面向行业产业实施“以群建院”,推动产教深度融合、校企紧密合作,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推行完全学分制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化成长有机统一;

实施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改革,进一步推动“三全育人”;

建设绿色、智慧、幸福校园,营造高质量发展环境,师生幸福指数明显提升……

近年来,山东职业学院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的办学理念,深入推进综合改革,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校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显著提升,教育品牌优势日益凸显。

“以群建院”,促进产教、校企深度融合

“我们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和山东省八大发展战略,围绕行业、产业组建专业群,以群建院,组建了七大专业群;七大专业群相互关联,相互支撑,形成七个人才培养学院。”山东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高磊介绍说。

以专业群重建二级学院。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学院为例,校企共建了慧科虚拟现实学院、安博软件学院、华为ICT学院、新华三云网学院、美国BSC国际合作学院、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研究院等6个合作办学项目,建设了具有院士顾问、产业顶尖专家的未来网络创新中心,改善教学环境达7800平方米,真正达到了技术领先、设备完善、环境优美。

除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学院以外,该校还围绕铁道行业,整合相关专业,组建了铁道学院。围绕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组建了城市轨道学院。围绕“中国制造2025”,整合机电类相关专业,组建了智能制造学院。还有土木工程学院、管理学院、生物工程学院等。

现代学徒制,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工作没多久,我就适应了青岛地铁的运营管理,熟悉了日常工作,掌握了业务技能,可以说很快就完成了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变。这得益于‘现代学徒制’试点班的培养。在校期间,我既是试点班的学员,也是青岛地铁的准员工,学校的老师、企业的师傅都对我进行指导。这让我的理论知识很牢固,技能训练很扎实。” 2015级青岛地铁“现代学徒制”试点班的学生陈鹏飞说。

2015年,山东职业学院与青岛地铁签订了合作协议、三方协议、师徒协议等,组建了50名学生的青岛地铁“现代学徒制”试点班,研讨制定了人才培养方案,聘请青岛地铁25名优秀技术骨干作为带徒师傅,探索建立了“公共课程+核心课程+教学项目”为主要特征的专业课程体系,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场、企业培训中心、企业实习岗位等资源,实行校企联合培养的“1.5+0.5+1”分段式协同育人。

近年来,山东职业学院联合济南地铁、青岛地铁成功申报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7个。“通过现代学徒制试点实施校企合作育人,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及评价体系,教师和师傅双导师培养,学校和企业分段式协同育人,培养出来的学生更符合企业需求。”山东职业学院院长秦河说。

完全学分制,促进学生多样化成才

山东职业学院是山东省高等职业院校学分制联盟牵头单位,从2020级学生开始,全面实施完全学分制改革。一是重新界定了课程类型。课程分为必修、选修。其中选修课分为三大模块:人文素质培养模块、技术技能提升模块、职业能力拓展模块。二是进行了课程体系重构。加大了选修课程比重,选修学分达到90学分,学分占比超过60%。三是打破专业壁垒,校内各专业选修课全部打通,学生完全可以实现跨专业、跨学院选课。四是实施主辅修专业机制,学生主辅修专业,可以根据自己意愿在学业导师指导下实现相互转换。

“完全学分制的实施,给学生以更多的学习主动权和选择权,促进了学生多样化成才。而书院制改革,则是为了着力破解规模化培养与个性化成长之间的矛盾,打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最后一公里’。”高磊介绍说。

书院制管理,让学生人格更健全

2020年,该校实施书院制管理模式改革,探索学生组织形式、管理模式、服务机制改革,把学校领导力量、管理力量、服务力量、思政力量下沉到学生一线,将书院打造成为集学生思想教育、师生交流、文化活动、生活服务于一体的教育生活园地,着力打造“一站式”学生社区。除书院制改革外,还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加强思政课教研力量,提高教学质量。成立了人文与基础课教学部,加强人文教育,设置职业能力拓展模块课程、人文素质培养模块课程,指导学生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成立了体育教学部,推进体育课程改革。

到目前为止,山东职业学院为社会输送了10万余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毕业生总体就业率平均97%以上,他们中的一大批人成长为业务骨干、技术能手,涌现出了“全国劳动模范”“大国工匠”刘云清、“全国劳动模范”杜海宽等多名杰出人才,赢得了较高的社会声誉。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