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校长视线 张绪儒:让教育成就学生生命的“完整” 团队平庸的根源在哪里 不仅仅是自律问题

第6版:校长视线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校长视线
06

张绪儒:让教育成就学生生命的“完整”

□ 张桂玲

校长印 象

“数学的本质是对表面上看来完全不同的概念认识其内在的逻辑关系。”这是张绪儒特别喜欢的一句话。作为长清大学城实验学校首任校长的他,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是严谨、理性、沉稳,同时透出一种灵气。对工作充满激情且喜欢思考的他,一直在探寻“何为理想教育的最高境界”“教育的本质是什么”等。或许,这也正是他能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带领学校和师生“去往何处”的原因之一。

校长名片

张绪儒,济南市长清大学城实验学校校长,齐鲁名校长,山东省特级教师,首届山东省优秀班主任,先后获得“济南市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济南市潜心育人教育榜样”等称号,获得济南市五一劳动奖章,4次被评为济南市优秀班主任;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兼职初中数学教研员;出版个人专著《教育智慧的实践与探索》并荣获山东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

一所新建学校,一位新引进的年轻校长,带领一群从不同学校会聚在一起的新教师,仅用了4年的时间,就取得了令人欣喜的育人成效。正如山东交通学院教师宋超所言,这所学校解除了她的后顾之忧,孩子再也不用舍近求远了,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学校教育。

这位新引进的校长就是张绪儒,这所新建学校就是济南市长清大学城实验学校。

“所有成绩的取得,都是我们努力遵循教育本质规律,致力于以‘完整人教育’成就学生生命的‘完整’,教师全面育人、学生全面成长的‘自然结果’。”张绪儒说,或许教育的美好和迷人之处正在于此。

为每一处空间赋能

创造让学生“自由呼吸”的“文化场”

长清大学城实验学校的设立,是基于解决驻地12所高校教工子女和社区居民子女入学难的问题,也是市、区两级政府重视教育、关注民生的一项民心工程。

建校之初,张绪儒与教师们经过多次“头脑风暴”后,最终确立了培养学生“内心充盈、人格健全、思想独立、精神高贵”的育人目标。

为实现这个目标,张绪儒在学校空间的设计上用心做文章。

“赋予环境以灵魂,让空间成为课程的一部分,成为学校精神文化的一部分,让学校的每一片空间、每一处场所都能‘表达’教育理念,都能发挥其隐性的‘教育意义’。”基于张绪儒的这一整体设计思路,学校的规划建设既采用了砖红色的西式建筑风格,又凝练了中国传统书院的神韵。与院落式布局相呼应,每一栋楼宇都有自己的名字,如“清源楼”“琢玉楼”“行健楼”,处处体现美的格调、美的情趣、美的内涵。

书卷气,永远是一所学校最美的气质。在张绪儒的主张下,图书馆的门和书架均不设锁,不设图书管理员,只放置一个借阅登记本。每名学生都有一张红色的“代书卡”,可以使用“代书卡”自主借阅。不止这些,12个实验室、14个独立钢琴房、1个电子钢琴教室、2个创客室等所有功能室均对学生随时开放。学校配置有两架演奏级三角琴、19架教学琴,分别放置在琴房、功能教室、多功能厅和金色大厅,学生可以随时享受高雅艺术带来的快乐。设在教学楼一楼的科技馆也随时向学生开放。

“学校应是自由之地,而自由是师生自律、自觉的最高境界。” 在张绪儒看来,如此设计,可谓“一举多得”:打破传统的封闭格局,处处体现开放性、实用性与艺术性相融合的复合性功能。这样做,一方面让学生因感受到被信任而唤醒自尊自律意识,另一方面也为学生的“非正式学习”提供了便捷而自由的空间。

“在现代多样化的教育理念下,理想的教育空间应该能够满足多种教育形式的需求,在扩展教育空间包容性的同时,还能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张绪儒理想中的学习空间,不是以静态方式呈现,而是在其布局中突显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生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和体验,力求实现空间与学校文化精神的融合,从而抵达“更沉浸、更个性、更智慧、更赋能”的理想追求。譬如,图书馆内的布局就充分体现出这样一种设计理念:合作式学习区、开放阅读区、小组讨论区、沙龙区、独立阅览区等空间根据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目的而设,以有利于推动小组合作、自主学习、项目式学习、个性化学习,为实现学校的育人追求提供有效的空间支持。

设计贯通式课程

打造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教育链条”

谈起目前各学段之间存在的某种教育脱节现象,张绪儒认为,一贯制学校要充分发挥优势,促进教育资源的整合,课程要立足于整体设计和实施,使各学段的课程更加系统,衔接更加顺畅,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做准备。

“一贯制就像一条高速公路,是一直贯通的;分段学制则需要不断‘换乘’和‘转站’,‘乘客们’既耗费时间,又容易出现不适应的情况。”张绪儒认为,如果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认知水平和成长需求,形成包括目标、内容、实施方式和评价体系在内的完整教育链条,构建起一体化育人模式,就可以最大化地实现人的贯通培养。目前,学校除国家课程在教学理念和方法上正逐步走向贯通外,拓展课程下的“《论语》课程”和“实验课程”也已形成较为完整的贯通体系,“演讲课程”“钢琴课程”“研学旅行课程”正在进一步完善中。

以“实验课程”为例,学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分层设置每个学段的目标:依据小学段“现象引兴趣”,初中段“现象引知识”“现象引思考”,高中段“现象引量化”的一体化设计理念,制定了“高中教师牵头方案、初中教师具体分解、小学教师跟进操作”的一贯式实验课程。

“比如,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改变,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筷子插入水中会被‘拦腰折断’。对这一现象的观察和学习,小学一至三年级学生只要观看实验,引发学习兴趣就够了;到了高年级,学生就要根据观察写出自己的思考;而初中阶段要由现象对接知识,高中阶段则指向现象背后的本质。”张绪儒说,学校组织专业教师精心遴选了类似“光的折射”等30个经典物理、化学和生物实验,呈“层级式”贯穿于不同学段。

“就拿物理学科来说,我们设计了‘筷子变弯’‘平面镜和光的反射’‘跳跳杆的奥秘’‘直线运动的瞬时速度’‘单摆与振动’‘神奇的磁现象’等项目,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好奇心,感受动手实践和科学猜想的乐趣。”张绪儒强调,开设贯通式实验课程,并不是为了培养“科学家”,而是要通过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不断试错,培养其对知识的好奇心,让他们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培育其批判性思维,使他们树立探求真知的科学精神,并形成应用所学知识独立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从而成为“心灵充盈、人格健全、思想独立、精神高贵”的人 。

在长清大学城实验学校,育人目标的实现靠的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看得见的课程。张绪儒说,比如,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思想独立”?第一步就是要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和分析周围的现象,有自己的观点;而学校贯通式主题化“演讲课程”的设置,就如同观点的“催生剂”——“表达”非常关键,它是学生内在世界不断外显的过程,学生在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完成对周围世界的体验与理解,形成自身对外部世界的看法。如此,“思想独立”才会成为可能。

“当然,此课程带给学生的好处不止于此。”张绪儒认为,演讲不仅仅使一群学生学会表达、相互倾听,更有助于学生认识和理解他人,发展对周围人与事的感受力、理解力,走出自我中心意识,走向共同生活,并由此获得完整的成长。

关注教育的每处细节

“整体育人”让成长“自然发生”

短短几年时间,长清大学城实验学校取得了非凡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靠的并不是“拼时间”和“刷题”,而是基于“整体育人”的一系列细化的行动,包括“周日零作业”的推行。

“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张绪儒说,重复性、机械性的作业不仅会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亲子关系的“杀手”。于是,在这所学校,学生每周日回家后没有任何学科知识性作业,有的只是“亲情作业”。

当然,“零作业”背后的支撑必然是高效的课堂。学校精心打造 “三动课堂”,即主观意识上的积极主动、动态学习场的营造、思维的“动”。为实现“可落地”的“三动”,张绪儒带领学校教学骨干团队用一年时间打磨出了可操作性强的包括各学科“观课量表”和“评教评学表”的“三动量表群”,以评价倒逼课堂变革。

量表怎么用?张绪儒介绍,“三动课堂”是思路,而不是套路,它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一个抓手。“比如,4名教师拿着这张表同时去听同一节课,每个人的任务不同,目的就是对这堂课从多个维度进行全面体检。”而此举的用意即在于“要让学生学会与自己对话,就会倒逼教师学会‘留白’,给学生留出独立思考的时间,避免满堂灌”。

在长清大学城实验学校,“用心做教育”的细节不只发生在课堂上,而是时时处处可见。

在第二节课后的大课间,记者听到下课铃声由第一节课的《茉莉花》变成了音量越来越高的《怒放的生命》。“这是为了避免教师拖堂。”张绪儒笑着解释道,教师不拖堂就能给学生完整的40分钟阳光大课间活动时间。学校努力追求德智体美劳“五育贯通”,以“体育即脑育”为导向,开设了篮球、太极拳、跳绳等十几个运动项目,供学生选择。

教育的美好往往体现在一个个细节中。在倾力抓实抓好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张绪儒意识到,要从追求课程的整体性转向育人的整体性,如此才能更好地实现学生的整体发展。

以贯通式“《论语》课程”为例。为避免传统教学中“重知识讲授、轻内涵挖掘,重名句读背、轻整体规划,重内容落实、轻形式设计,不能与学生日常生活和精神成长有机融合”的问题,学校突出“整体育人”的理念,在课程学习中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美育体育、劳动实践教育等,实现跨学科学习。同时,依托一贯制优势,整体设计,系统推进。各学段的具体课程目标也各有不同:小学以培育亲切感为重点,突出积累;初中以增强理解力为重点,突出认同;高中以增强文化自信为重点,突出思辨。同时,创新实施“写、画、唱、演、辩、诵、讲、创”等评价方式,力求让《论语》的学习在形式上活泼多样,在内涵理解上强化感悟和精神浸润。

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对学生足够好”?怎样才能做到“对教师足够好”,从而让教师发自内心地去关注每名学生?如何才能用理想的学校教育成就学生的理想人生?带着对这些问题的不断思考、深入思考,张绪儒满怀信心地行走在追寻理想教育的大路上。

(本版照片摄影 郭瑞伟)

张绪儒同学生们在一起。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