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职业教育 “三大工程”促“三教”改革走深走新 “闭环式”教学助力学生可持续发展 图片新闻 淄博市工业学校 六个基地、产业学院成立献礼校庆五十周年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党建+思政”新生特色军训精彩纷呈 淄博信息工程学校 “体验式”德育构建全链条育人体系

第4版:职业教育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职业教育
04

“三大工程”促“三教”改革走深走新

□ 颜廷滨

2015年,鲁中中等专业学校聚焦人才培养质量,立足“三教”改革,启动了教师能力提升、校本教材开发、教学模式创新“三大工程”,在促进内涵发展、创新发展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取得了明显效果。

教师能力提升工程

全方位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零距离对接”,开辟教师教学能力迅速提升的新路径。学校制定了《教师梯次培养方案》,名师、大赛获奖教师与年轻教师进行“一对一”“N对一”零距离对接。采取“大课堂+小课堂”形式,手把手地教,面对面地改。“大课堂”采用集体培训的方式,着重培训教师礼仪、师德师风、课程设计及教学基本要求,解决共性问题。“小课堂”则针对单个教师进行个性化辅导,解决语言表达的问题。同时,对接任务完成大、小两个循环期。“小循环期”为1个学年,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基本要求、教学基本规范和教学基本功训练,并进行达标考评。“大循环期”为3个学年,考核指标以优质课、公开课、论文撰写、课题研究和教学能力大赛等教学科研成果为主,“师徒捆绑”与奖惩、评优、晋级挂钩,对考核不合格者则延长其结对期。

“分级检测”,激发教师教学能力自主提升的内生动力。学校构建了“四级比赛”检测体系。用“四大模块”检测“四项能力”:以“说课比赛”检测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以“讲课比赛”检测教师的授课能力,以“技能大赛”检测教师的动手操作能力,以“信息化教学大赛”检测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检测过关”使所有教师接受了一轮又一轮的筛选和磨炼,教师的教学能力在无形中得到了大幅提升。

校本教材开发工程

全面提升育人载体质量、教学资源容量

骨干引领、开发校本教材,推动全体教师业务素质提升。学校基于“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教材开发模式,将课程内容划分为模块和任务。根据专任教师数,将课程分3轮进行开发,根据分工确定每名教师要开发的内容。比如基础会计课程,24名会计专业教师共同参与课程开发。会计专业其他6门课程也按照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标准完成了课程开发,每名教师都是教材的开发者。

全员参与、共建课程资源,推动教学效果整体提升。教师在开发教材过程中,从骨干引领“同构一课”形成模型,到“同构同课”,全员参与、全员提升。最后,全体教师在使用过程中“同课异构”,优化创新。校本教材的开发和利用,使课程教学基本上形成了一个成熟、可借鉴、可推广、可复制的模式,使新入职教师摆脱了摸着石头过河的自我探索阶段,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大幅提升。

教学方法方式创新工程

全过程提升教学效益

一是以赛促建,创新教学环境。学校从一个个形象的教学案例中抽象出专业环境建设标准,形成了每个专业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方案。2018年,投入650万元建成汽修实训车间承办市赛;2020年,承办国赛中职工程测量,投入195万元上理论考试用电脑180台。二是以赛促改,创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将“教师课堂讲授”的教学模式作品与教学能力大赛优秀作品相比对,组织参赛教师总结归纳出了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全校范围内推广,并考核教师线上平台的使用频率。三是以赛促教,创新教师信息化能力提升方式。按国赛标准组织校赛,实现赛事全覆盖,让教师在比赛中历练。在这个过程中,学校按专业组建若干赛事团队,选派获奖教师担任队长,所有专业教师参与选题、设计思路、制作课件等。这样,由骨干教师“拉”着团队成员走一遭,既避免了团队成员走弯路,又实现了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快速提升。四是以赛促学,创新学生信息素养培养模式。课前,学生通过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通过教学平台,学习微课、完成课前测试;课中,学生使用各种模拟仿真软件、借助VR虚拟实训场景,走上真实的工作岗位,在操作中发现问题,在实践中解决问题;课后,学生还会制作宣传视频进行宣传。教学能力大赛教学模式的深入推广,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升了学生的信息素养。五是“体验式教学”模式引爆了“课堂革命”。在教学中构建起了以拓展训练为主的“参与、体验、总结、指导”教学模式。学校创新教育理念,以“行”为切入口,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总结“技”,在总结中形成“知”,然后内化为“理”(理论),最后再回到“行”中,指导学生行动,即“行—技—知—理—行”教学模式。这一模式使课堂教学发生了“两个转变”:学生由“听者”转变为“参与者”,教师由“运动员”转变为“裁判员”,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明显提升。

(作者为鲁中中等专业学校校长)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