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杏坛 又到九月柿熟时 那个给学生系鞋带的校长走了 中国十大名楼之大观楼 那个软软的大鹅蛋 也说诗歌“三象” 初秋的雨 万松浦书院:张炜的另一部杰作

第7版:杏坛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杏坛
07

万松浦书院:张炜的另一部杰作

□ 李恒昌

那一年,著名作家张炜听从了雁背上太阳的召唤,暂时放下手中的笔,变身一个实干家和创业者,去操持一个既古老又崭新的事业,参与一次挽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动。在美丽的渤海之滨,他和朋友一起,筑起了一座现代意义上的书院——万松浦书院——一座文明传承的新的火炬台。他的创作,由此诞生了一部崭新的“杰作”。他“零度”燃烧的人生,因此又增添了一把新柴和一抹新的光彩!

中华民族是以文明著称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史上唯一绵延传承、薪火不断的文明。几千年的文明传承,有着深刻的社会和历史原因。其中,起源于唐、兴盛于宋、延续于元,影响波及全国,融讲学、藏书、祭祀等主要功能为一体的古代书院,在中华文明传承中发挥了十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应天、岳麓、嵩阳、白鹿“四大书院”,因规模之大、持续之久、人才之多,闻名全国,威震八方。范仲淹、范成大、朱熹等一代代文化巨人,著作丰硕,影响深远。如果没有这一座座古代书院,没有这一代代文化巨擘,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有效传承不可想象。然而,进入现代社会之后,书院作为高级形态的私学,由于它的私人属性,还由于它的非功利属性,逐步走向破落和式微。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岳麓书院成为凤毛麟角,尚存一定影响,其余均学术不兴,萎靡不振。

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传承形式,书院实际上完全可以看作我们民族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社会和有关方面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而今,这一文化遗产濒临消亡的边缘。人们也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能否出现这样一个人,他能够自觉地认识到保护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极端重要性;他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文化成就,也具有一定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他非常喜欢和重视文化传承事业,而且不求任何功利,不求任何回报,不求任何轰动效应,通过他的努力,重启这一古老而崭新的事业,重建一座书院,而且赋予其现代意义,让书院在新的社会和新的时代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在中华文明传承中作出一定贡献,从而避免其走入“灭绝”境地呢?时代也发出了这样的呼唤,张炜从时代的心音中隐约听到了这样的呼唤,他迈着坚定的步伐,顺应时代的呼唤而来。

“一个情境在心中渐渐完成。”那个春天,他下定决心,在栾河之滨、万亩松林的空地上,建设一座现代书院。

建设一座怎样的书院?最根本的气质是内敛和守静。书院不是一个研究机构,虽然它具有一定的研究功能;书院也不是一所学校,虽然它也具有一定的教育功能;书院也不是一个文化机构,虽然它的文化色彩极其浓厚。它最大的特点是讲学——为天下讲学。它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藏书——藏天下之书。在古代,它还具有祭祀功能。在这里,原本意义上的祭祀功能必须剔除。新的祭祀功能只能是每个人对天地、对生命、对自然、对文化发自内心的敬畏。它的最大功能是文化的传承。是的,传承,不仅是储备,也不仅是燃烧,而是薪火传递。

最难的是如何始终“敛住精神,收住心性”。对这一点,他看得非常清醒。站在万亩松林的空地上,他再三叮嘱自己、告诫朋友,一定把这里建成一个具有内在品质的“守静”之处。

朴素是最基本的要求,内敛是最根本的要义。他和朋友约定,只从头做起,凡事不求广大、不追虚名、不恋热闹、不借威严。后来,“四不”之外又加了“两不”:不打扰乡邻,不增添俗腻。他为未来的书院定义:它应该是顺河而下的船夫登岸歇息之处,是造访林莽的远足借宿之地,是深处的幽藏和远方的消息,是沉寂无言者的一方居所。如此简单又如此挑剔。有功利之心者,敬请远离;高谈阔论的人,敬请远离;满身铜臭的人,敬请远离;耐不住寂寞的人,也敬请远离。只有那些心照不宣的心灵默契者,才能真正相约在这里、聚合在这里、共事在这里。

他为书院提出座右铭:人人自珍。他为书院颁布“律条”:爱惜自然,绝不损伤一点动物林草。他亲自提议和倡导:所有书院人员,都要做一个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结合者,不得终日室内攻读或消遣,而是要每天于野外做工。他为书院的人定制了一个特殊身份:这里人人皆诗人。书院大门左侧书写“和蔼”,右侧书写“安静”。他为它起了一个非常诗意的名字:万松浦。

怎样建设一座书院?艰难的事业,游说的力量,众人的力量。这并不是说干就干的事情,也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办成的事情。他是发起者、建设者和主导者,也是总设计师。从提出到认可、到立项,从构想到设计、到施工,从蓝图到路线图、到实现图,甚至每一步、每一路,每一砖、每一瓦,每一桌、每一书,每一花、每一树,都需要他操心,需要他努力,一切无不浸润着他的智慧、心血和汗水。

这是一项众人拾柴火焰高的事业。他积极联系各方,联系海内外大学,联系那些有共同认知和担当、想干点事情的人。于是,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山东大学、烟台大学、鲁东大学等院校加入了这一行列。于是,世界华人文化研究中心、当代文化研究中心、艺术批评研究所、人文研究中心、现当代文学研究所在这里挂牌。于是,一大批海内外著名专家学者被聘为院士,踏上这片“热土”。

历史记住了这一天,也记住了这个人。2003年9月29日,万松浦书院正式落成,张炜担任首任院长。这一天,秋高气爽,波光荡漾,他身着西装,佩戴红花,神采奕奕地主持了开坛仪式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这篇致辞,回望历史,关注当下,展望未来,展现了围绕书院的“诗与思”。从此,张炜和他的朋友们,又有了一个新的精神家园。

这是一个平等交流的论坛,智慧和思想在这里碰撞、交锋、升华,参与者努力发出自己最真实的声音。这是一个讲天下之学的杏坛,四季如春的课堂终将桃李满天下。这是一个安心构思和创作的场所,无数诗思在这里形成,一系列著作在这里诞生。这是一个诗与思交流的平台,海内外诗人在这里举行诗歌“派对”,海边“居所”似乎离诗歌的圆心更近。这是一个修心养性的场所,作家、诗人的心灵在这里得到净化和沉淀。

这是一座小小的书院,也是一个百年大计。这是一个崭新的探索,也是一个最初的起步。“万松浦书院立起易,千百年后仍立则大不易。”他很早便意识到了这一点。“谁也不敢保证,书院一直运转下去。因为它面临许多不可抗拒的外力。”所以,他一点一滴、一步一个脚印,尽量做得扎实、再扎实,沉稳、再沉稳。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