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育叙事 先处理情绪 再处理事情 科学作业的“科学味” 报到成功击个掌 修补好的“小汽车” 惊喜 “我这么努力了,为什么还没得奖”

第5版:教育叙事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育叙事
05
【家教锦囊】

先处理情绪 再处理事情

□ 蒲公英教育智库实验学校 赵桂霞

5月12日中午,我接到了一位亲戚的电话。他说,一位同事的正在读高三的女儿不上学了,请我帮助她。离高考不到1个月,此时任何情绪波动都会直接影响高考的结果。孩子厌学到了这种程度,令我心惊。

我跟孩子的妈妈沟通完毕,大概了解了孩子的状况:高一,成绩中等;高二,上升很快,一度跃升到年级前15%;高三复习时或许因为基础知识不牢,每次考试成绩都在下降,几乎回到了高一时的位次。孩子不敢再参加考试了,选择了逃避,回到了家。

为什么孩子没有勇气面对一个真实的自己?

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每当孩子做好一件事时,我们就会自然地送上表扬的话语,如“你真棒”“你真是个好孩子”。孩子的妈妈在高二期间也是这样表扬女儿的:“你进步得这么快,妈妈真为你感到骄傲!”表扬的是结果,指向的是“人”。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围着他人的态度转,思考最多的就是“他们如何看待我”,所以不敢接受自己失败的现实,当遇到挑战时就会选择逃避。

孩子需要的不是表扬,而是鼓励。鼓励指向的是做事情的过程,或者是努力的行为,或者是学习的方法。鼓励会使孩子形成对自己行为的肯定,于是更加自信和勇敢。正如《正面管教》的作者简•尼尔森所言:“几乎所有孩子不当行为的原因,都是因为缺乏适当的鼓励。”美国儿童心理学家鲁道夫•德雷克斯也说:“孩子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将无法生存。”

可是,高考迫在眉睫,即使妈妈学会了鼓励,也来不及了。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稳定孩子的情绪,让她接纳自己。

如何稳定孩子的情绪,让她接纳自己呢?

当天,孩子抗拒与我通话。孩子不上学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其间,孩子的妈妈找过两次心理医生,也找过在中学做教师的老同学跟孩子聊。因此,当孩子的妈妈让孩子跟我交流时,孩子本能地抗拒并发火了。

只要孩子有情绪,任何沟通都无济于事。必须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

我精心选择了自己的一张照片——照片上的我是温和的、微笑的,并做了一个简短的自我介绍,让她认识我、相信我、接纳我。

终于,13日晚上9点,我和孩子进行了第一次电话沟通。

这次沟通,没有触及她的任何事情。因为她在回避自己,我一旦触碰,她就会关闭沟通的心扉,我的任何说法都走不进她的心里。

我先给她讲我的故事。

沟通是说者和听者的双向互动。我们两个互为当事人,我先把自己打开,容易消除她的防御心理,所谓“想让对方卸下盾牌,不如先让自己脱掉铠甲”。

我讲了我求学道路的坎坷,特别谈到高考结束后,家庭出现了重大变故,我没有走进大学校门,后来靠自己不断地自学,走到今天。

讲自己这些隐秘的故事,是在向对方传递一个信号:“我在你面前是坦诚的,我信任你,把你当成自己人。”对方得到这样的暗示,就会把我当成自己人。

用“约哈里窗户理论”也能够解释这一点:当我们打开自己的隐秘区,就扩大了自己的开放区,双方的沟通会更顺畅。

果然,她开始向我提问。我能感受到,她表面上是问我,实际上是在梳理自己。

她也从我的故事里放下了对高考成绩过高的期待,认为高考重要,但也没有那么重要。当我们沟通完,我听到她最后爽朗的笑声,大声地呼唤妈妈时,我知道,她开始接纳自己了,她会改变的。我也知道,过一两天还会有反复。我跟她的妈妈说了我的预期,让她的妈妈接纳她的反复,我会陪伴她一直走到高考。

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

果然,在经历了两天的学校生活以后,16日,孩子又不想去学校了。

她主动约我沟通。我知道,她需要面对现实的力量。

这一次,我给她讲了广文中学一名学生的故事。这名学生在初一下学期处于下游,后来因为教师的一次鼓励,初二发力,初三以全A的成绩被潍坊一中录取。我想借机告诉她,三年的知识是递增的,高一是基础,高二是关键,基础不牢,考试成绩下降是正常的,但只要学习品质在,高三复习期间补上这个短板,高考是没有问题的。

我还告诉她,从现在到高考还有21天。21天,我们能够培养一个习惯,能够学会一项生活技能,也能够学成一种工作技能,其中的每个点都足以改变自己的人生。离高考还有21天,无限可能在复习。

17日晚10:30,她的妈妈发微信给我:“赵校长,孩子今天的状态不错。她从学校回来后急着学习,让我告诉您放心就行。”

后来,虽然她的状态也有反复,但总的来说,不再要死要活的,不再提离家出走,最终顺利地走进了考场。高考成绩揭晓,总分564分,她被河北大学新闻传播专业录取。这是她自己最中意的专业,也算是如愿了吧!

走出了阴霾,孩子的心理会变得强大。而对我们成年人来说,最重要的收获应该是,面对孩子的问题时,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