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高等教育 山东科技大学交通学院 “指挥棒”变了“大成果”有了 艺考改革服务服从于国家人才需求大战略 山东交通学院: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赋能产教融合发展 图片新闻 山东理工大学:学生法务助理推动法治校园建设 济南大学:高效能社会服务工程推动校城融合发展

第4版:高等教育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高等教育
04

艺考改革服务服从于国家人才需求大战略

□ 李会 张学炬

今年以来,山西、新疆、广东、浙江、湖南等多省、自治区都发布相关实施方案,推进高考艺考招生改革。根据各地相关文件,从2024年起,高考艺考招生将有几个方面的新变化:一是高考艺考将进入“统考时代”;二是部分艺术类专业将取消专业能力考试;三是文化课成绩要求将逐步提高。

艺考改革虽然有“三大变化”,但核心点只有一个,那就是艺术类考生不再是“另一类”,而是日益与统考考生走向趋同,统一要求、统一规格,该考的全考,应知的尽知。这显然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对艺术类人才的新要求,全面发展,多专多能,而不再是以往单一的技艺型人才。这是由国家对人才需求的大战略决定的。

艺术类人才是我国宝贵的稀缺资源,在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奏响社会主义主旋律、传播社会正能量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艺术事业,一再加大投资的力度,以便能够创作出更多的文艺精品来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人们的获得感。但作为艺术类人才,如果没有渊博的多学科知识作支撑,没有高尚的品德、艺德打底,不能坚持正确的文艺发展方向,就难以行稳致远。就像一棵歪脖子树,无论怎么用力都难以长成参天大树。近年来,不少艺术家虽然技艺精湛,但因为“三观”不正、品德不良,而锒铛入狱,在一定程度上也亵渎了艺术。这些人虽是少数,但也一再给我们敲响警钟。对艺术人才的培养,不能单一,而要全面,使其打好扎实的思想底子、道德底子,知荣辱、懂廉耻、守规矩,能够树立起红线意识、法治意识。

要想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需要更多创新型的艺术人才。目前,我国的艺术人才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都居于世界前列,但真正能在国际上拿得出手、叫得响的文艺作品却少之又少。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也与我国艺术人才培养方式方法的不当有关。因此,有必要从考试改革抓起,进行正确的引领。

艺考改革也是对部分高考想走捷径的学生明确说“不”。很多学生选择艺考,并非因为热爱艺术,而是看重了艺考对文化课的要求不高,容易通过,只是把艺考当作进入高校大门的“敲门砖”。因此,一旦通过,也就随波逐流了,难以在艺术之路上走深走远,更无法成为卓越的艺术家。这与我国对艺术人才的要求相去甚远。因此,艺考不得不改,不能不改。

这也是高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生源是艺校发展的根和本,虽然艺术的类型有别,培养方式各异,但对艺术的热爱却是对艺校生第一位的要求,否则,难以培养出德艺双馨的高质量人才。提高文化课成绩,可以把那些心态不正、滥竽充数的学生及时淘汰,从而留下“真金”。

此外,艺考改革也体现了高考公平公正的要求。既然是选拔人才的严肃考试,自然应当一视同仁,用同一把标尺衡量,不应因才而异、因类而别。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