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育科学 引领读书:校长的专业职责与使命 “养正融新”实现多元特色育人 项目化学习培育幼儿学习品质的实践探究

第7版:教育科学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育科学
07
【课题研究】

项目化学习培育幼儿学习品质的实践探究

□ 山东省实验幼儿园 苏芮

项目化学习是幼儿基于问题完成项目过程中形成的深度学习。幼儿在真实的生活情境里发现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驱动项目的开展,全身心投入,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有计划地进行自主性、综合性探索活动,整合多个领域,完成项目任务。

本文以中班项目活动“花果山超市诞生记”为例,介绍在项目化学习过程中促进幼儿学习品质养成的实践探究。

一、捕捉游戏冲突,设计驱动性问题,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与探究欲

幼儿感兴趣的问题是驱动其探究的起点。开始阶段,教师关注幼儿在活动中感兴趣的问题,并梳理聚焦,设计成驱动性问题,生成新的探究项目。

户外自主游戏“玩超市”,引发了幼儿浓厚的兴趣。分享环节,“老板”桃子说:“超市太好玩了!只是这里的超市东西摆放得太乱了,有的小朋友找不到要买的东西!”“我们建个新的超市吧,那样就可以天天玩超市的游戏!”顺着幼儿的思路,我追问道:“超市到底是什么样的?要建超市,应该怎样做?建好了超市,怎样玩?”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关于超市的项目活动就此展开。

二、基于真实问题,追随多维度、多层级线索的探究,培育细致观察及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一综合性发展阶段贯穿了讨论、调查、表征、多元展示、建构、游戏等多种形式,在全环境育人视域下整合多个领域和多种教育资源,促进了幼儿学习品质的发展。

(一)有计划地分组观察,发展了幼儿的观察力

在问题驱动下,家园协同配合,展开有计划的分组调查行动。在自主自发的探究过程中,幼儿担任不同角色,教师适时介入,给予有价值的支持。

1.问题驱动,引发细致观察的兴趣。随着讨论的深入,幼儿们又有了很多疑问:“超市里的布局是怎样的?商品是怎样分类的?”“超市里的工作人员做些什么事情?”这些问题使他们产生了去超市看一看的愿望。我盘点了幼儿提出的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构建出关于超市项目活动的预设网络地图。

实地观察是幼儿进一步了解探究对象和丰富相关经验的重要方法。只有带着明确的目的,多角度观察,才能观察得准确、全面、细致。我们决定分小组进行观察。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观察任务和合作伙伴,组成4个小分队。周末,幼儿和家长一起走进超市,观察、拍照、绘画、记录,寻找问题的答案,将发现的秘密与同伴分享。

2.分组观察,进行多元化表达、表现。第一组超市区域调查小分队的幼儿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全面、准确地表现了超市区域。他们发现,超市的商品区有各种商品、货架等,购物车存储区还有货篮,有出入区,出口的收款区有收银台、购物袋等,超市内部各种商品还有不同的分区。他们将观察到的超市布局用绘画的形式记录,并利用积木和阿基米德材料搭建出来。

第二组超市人员调查小分队的幼儿发现,超市里不仅有收银员,而且有售货员、理货员等。他们是怎样工作的,职责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幼儿对他们进行采访,并将采访内容用圆圈图进行了表征。

第三组超市商品调查小分队的幼儿发现,每个商品包装袋上有条形码、生产地、商品的规格和成分、生产日期、保质期,商品包装袋上的信息是为人们了解商品设计出来的。幼儿又提出:“超市里过期的食物不能吃,到哪里去了?”“物品上的条形码是怎么来的?”他们再次化作“小记者”采访不同对象。

第四组超市购物调查小分队的幼儿当顾客,去超市购物,体验购物流程,并绘画了购物日记。他们分享购物心得时兴奋地说:“选择自己想要的东西可放到购物车或者购物篮里。”“结完账才能走!”

(二)新建超市,发展了幼儿多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

通过调查研究,幼儿们积累了丰富的超市经验。要开超市了,怎样的超市布局与安排才能吸引顾客购物?这一开放性和探究性的问题激发了幼儿强烈的探究欲望。他们像“小工程师”一样设计、建构、反复调整,发展了工程思维能力。

1.制订计划,明确方向。幼儿遵循“先计划、后行动”的原则,集体讨论设计“计划书”,并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了记录。从他们的设计图里,我看到了超市的区域、人员、商品和购物等内容。

2.分组实施,布置超市。幼儿按照各自意愿分成摆放货架、理货、定价等小组,明确各自任务后,进行了实施。

摆放并调整购物架,发展空间思维能力。摆放货架组幼儿负责收集、摆放购物架。发现货架不够用时,他们从教室各个区域找来闲置的架子、桌子代替,又从其他班级借来一些架子,有效利用了班内外资源,发展了交往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为教室空间小,没办法摆放太多区域,幼儿遇到了如何按照空间设区的问题,于是决定先投票选出大家喜欢玩的区域。根据投票结果将超市分割成果蔬区、零食区、熟食区、生活用品区、玩具区等8个区。他们先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图纸,再分享设计思路,确定最佳方案,最后一起根据空间大小合理布局,布置了属于自己班的超市。

布置完成后,他们又发现,超市出入口是同一个,大家在超市里出入一个通道显然是不行的,于是重新进行了布局,设置了出入口,绘画设计了出口和入口标志。整个活动在师幼、同伴间交流合作中不断推进,提升了幼儿的空间思维能力。

进行标记和分类,助推专注持续探究。理货组幼儿分头收集、摆放各种商品。第一次摆放时,出现各区商品摆放凌乱的问题,他们又进行了二次整理,按照物品的大小和高矮来摆放,就整齐多了。他们发现,如果加上简单图案标志更方便顾客寻找物品,又设计了简单的区域指示牌贴在柜子或摆放在桌子上,这样更方便顾客了。

随着经验的增长,幼儿对理货也有了更多的想法。比如,增加箩筐收纳小物品,物品摆放就变得更加整齐,收拾整理更方便。通过分类、理货、设计超市物品标志等,培养了幼儿认真专注、勇于探索等学习品质。

自主定价,促进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 定价组幼儿负责给商品定价。结合生活经验,幼儿决定根据物品大小、制作过程的难易程度来合理定价,把同等物品进行了统一定价,并把大小不同的同等物品也规定了不同价格。

幼儿标价完成后又发现,按照之前的商品分类标价会导致不同价格的商品混在一起,不方便顾客了解商品价格,于是在分区不变的基础上把同一价格的物品放到同一层货架上,并在相应的柜子下方粘贴上价格标签。

设计标志并取名,培养创新思维能力。超市摆放完毕后,幼儿决定给超市设计一个新的标志。他们绘画设计后进行了分享,并通过投票选出“孙悟空”超市标志、“太阳”工作证标志。他们又给超市取名,讲出了很多有趣的名字,“花果山超市”“齐天大圣超市”等。根据投票结果,最终确定“花果山超市”这个名字,又设计了各区域的“花果山”元素标志体系,超市便正式挂牌营业了。

3.超市营业,养成自主意识和沟通合作能力。经过前期大量准备,幼儿亲手打造的班级超市初见雏形,“花果山超市”终于开业了。根据幼儿意愿组建的各组工作人员,精细设计并讨论在哪里排队付钱、怎么给钱等问题,超市逐渐变得“规范”。利用代币法,每名幼儿根据在家的劳动情况赚取10元劳动储蓄金用来购物。银行门口先发放劳动金,幼儿再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购物。超市门口放置了购物车、购物筐,购物后在超市出口排队结账,剩下的钱可存在银行用来下次购物。理货员及时补货和整理货物,收银员收钱、换算,销售员认真介绍自己的产品。超市变得越来越受欢迎,幼儿在规则与自由中开心地玩游戏。

后续游戏中,幼儿发现超市存在秩序混乱的现象,他们讨论决定用绘制规则图卡的方法把规则呈现出来,张贴在超市里。规则的建立有效促进了幼儿购物、排队结账、遵守秩序等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在遇到“东西卖不出去”的问题时,幼儿分析原因,寻找解决办法,如通过提高音量、介绍产品等方法来吸引顾客的注意。同时,他们想到了可降低商品价格的方法,联想到买一送一、特惠打折活动等。至此,建超市的活动终于完成。

整个过程中,幼儿书写、记录、绘画、合作、沟通交流等方面的能力均得到锻炼和提升。同时,通过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不断丰富认知。对幼儿的创意和想法,教师都给予及时肯定和回应,既发展了幼儿的创造性,又增强了幼儿的成就感,幼儿对超市活动的参与感和把超市越办越好的共同愿景更加强烈。

三、聚焦幼儿发展,进行多元化评价,培养幼儿自信心和成就感

(一)搭建分享交流平台,促进多元表达

经过深入探究,幼儿的内在经验得到了重组、拓展以及改造。他们经历了和不同人、事、物的碰撞,在不断的实践反思中获得了新的体验,因此需要构建交流平台,展示他们的内在生长。

项目结束后,幼儿决定举办一场“花果山超市”大分享活动,并邀请其他班级的幼儿与教师参加。从活动展板、现场分享、环境创设等方面,他们都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共同制作了关于超市项目活动绘本。活动中,有的幼儿分享了自己与超市的故事,有的分享了自己设计的超市布局图,超市的“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自己的职责,超市小专家们分享了“包装袋的秘密”等内容。现场还进行了超市购物活动,选购商品、排队付款等。面对老师和同伴,幼儿自信地讲述、提问、对话,有质疑,有回应,从中感受到同伴合作的快乐和作为一名学习者的成就感。

(二)关注幼儿学习过程,进行多元化评价

多元化评价对幼儿的项目化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项目活动中,教师利用超市“学习故事”叙事评价、同伴“互评式”学习评价、“成果展示式”反思评价等方式,从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多维度及时、准确地获取有关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信息,推动活动中关键节点的发展,适时给予有效支持,让评价成为幼儿学习发展的动力。

“花果山超市诞生记”项目化学习课程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化问题情境,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探索经验和发展空间。他们通过深度探究来解决真实问题,利用自身的经验建构和建设。这一过程培养了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并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